两大因素引发惨败,丁俊晖需要向巫师学什么?
(2015-04-30 09:55:10)
2015年世锦赛1/4决赛落下了大幕,早上6点起床时看到4强名单时突然间想到了10年前,2005年世锦赛4强名单是近20多年最冷门,最让人吃惊的一份名单,4人中有两个人是top16以外球手,当时我记得我在赛前预测时想到了迈克库奇能够成为黑马,因为他所在4/4区中马克-威廉姆斯当时不在自己最好的状态,但墨菲,斯蒂芬斯和埃伯顿的晋级让我很出乎意料,毕竟他们三个是淘汰了巫师,亨德利以及奥沙利文晋级4强的。而今年4强名单中除了墨菲之外,另外三个人也多少出乎了我的意料。特别是奥沙利文和罗伯特森的出局。
回顾8强战,出现了一场大比分(13-4),如果赛前有人让我猜1/4决赛哪场比赛容易出现大比分时,我是绝对不会去猜两位85后巨星之间的对决,相信很多球迷也会有这种看法。但事实却跟我们开了玩笑,国人最关心的1/4决赛出现了大比分,而且被击败居然又是备受国人宠爱的丁俊晖。这个比分一时间让很多球迷难以接受,4年前克鲁斯堡,丁俊晖和小特打了一场极为精彩的半决赛,至今让很多球迷难以忘怀,而在开赛前丁俊晖谈到4年前那场失利时,直言是对手运气好。我个人对于他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存在一些疑问,不过在球迷中,不乏有这种看法的人。
客观来说,4年后当两人交手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年后小特无疑是个加强版的特鲁姆普,除了保留了4年前气场和超强准度外,他的安全球和走位细腻度相比4年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当然4年后丁俊晖和那时相比也有了一些变化,至于变化在哪里,我会在年终盘点时做分析。虽然小特变强了,但出现13-4的比分多少还是有些不正常,因为两人实力没有差距大到象比分那么大。
不妨来复盘一下比赛,比赛第一局或许考虑到了他的手感没有完全能起来(毕竟他休了两天,对手则是一天前用了几乎最小代价赢下了傅家俊),丁俊晖的作战意图非常明显,通过防守来控制对手的火力和锐气,慢慢找到手感控制比赛节奏和局面,不过让人有点意向不到的是,特鲁姆普的防守表现得同样出色,与丁俊晖开局安全球大战丝毫不落下风,有时候还能拿到一些优势。这多少让丁俊晖有点意外,事后来看,恰恰是这样情形让丁俊晖顿时萌生了改变了比赛策略的想法,进入第2局后,在小特取得54-0之后,丁俊晖明显改变了初定的比赛战略,采取了以攻对攻的模式,遇到一些难打的球,丁俊晖都不留后手,显然Enter
the dragon希望自己快速上手压制对手,包括第三局上手那个远台进攻直接叫黑球也是最好的体现。
在我个人看来,战略的改变是他最终吃到惨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这个战略并不适合当时的丁俊晖,最终导致了开局0-6,虽然第一局有些被动地丢了,但如果之后丁俊晖继续首局的那种战略,也许并不一定让自己取得领先(也有可能落后一些局数),但至少可以打压一下对手士气和锐气,同时为自己逐渐进入比赛节奏找回手感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样的战略不会让自己落后那么多,俗话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小特这种高强准度不可能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的,时间是可以改变的,就整体能力而言,丁俊晖在防守以及局面控制上略强于小特的。一旦小特士气和准度下降,丁俊晖有能力追回来。试想一下如果球台上是5-6年前那个希金斯,在小特开局那么气势逼人的情况下,希金斯会怎么做?2011年世锦赛决赛就是最好的例证。我可以让他在气势很盛的时候去取得一些优势,毕竟世锦赛采取长盘,落后2-4局并不是一个无可逾越甚至无法接受的差距。
一些圈内行家认为丁俊晖技术上已经达到希金斯,奥沙利文的程度,对于这个言论我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在应变将略上,丁俊晖绝对不如希金斯,甚至不如同辈的塞尔比以及老一辈的戴维斯,这三人可以称得上当今斯诺克球坛策略大师,恰好代表了老中青三代。以上所提的两场比赛就是最好的例证。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提到:“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这句话同样形容在丁俊晖上:技术之长,将略其短!
对于一场25局13胜,首阶段2-6并不意味着你就没有机会,回顾历史,2-6落后最后翻盘并不少数,比如2010年罗伯特森对古尔德,2013年特鲁姆普对墨菲。然而在第二阶段,丁俊晖在球台上虽然打出一些高分杆,但给人感觉面对对手那种的发挥,他似乎失去了一种逆转对手的决心和气势,打得有点昏昏沉沉。事实上特鲁姆普第二阶段无论气势还是准度相比第一阶段有所下降,如果丁俊晖保持良好的心态,缩小差距哪怕保住4局的落后并非没有可能,这样第三阶段还有机会去追,虽然他赛后表示自己一直没有放弃比赛,然而就球台上发挥以及气场上,丁俊晖明显是一种放弃的姿势,说白了这还是心理的问题。虽然丁俊晖心理素质这几年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他还达不到超一流的水准,充其量也就一流。回想到3年前上海赛决赛,小特上半段强势进攻发挥7-2领先希金斯,面对那样局面,希金斯依然没有失去翻盘的决心,最终完成了超级大逆转。试想如果希金斯象丁俊晖那样,那场决赛胜利一定属于小特。
丁俊晖第二阶段表现让我想到了他曾经自嘲自己永远拿不了世锦赛冠军,而在今年世锦赛前,丁俊晖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一次说了这样话,对于世锦赛,丁俊晖曾经还这样评价世锦赛:“我认为不需要太在乎那个比赛吧,世锦赛或者什么其它比赛,对你们来说好像(世锦赛)更重要,但对我来说其实每次比赛我只是一个参与者,我可以(打或者)不打,可以(选择)休息嘛。”我关注斯诺克已有21年,一个顶尖球手对于世锦赛地位以及对于冠军的渴望做出这样的评价,丁俊晖真是做到了“前无古人,恐后无来者。”别的不谈,我们就说说老怀特。6届世界亚军,2005年,2006年世锦赛,自己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但老怀特依然提到自己渴望世锦赛冠军,而丁俊晖呢却说自己拿不到冠军,我不知道丁俊晖脑海里是否真有这种想法,如果有的话,那是非常危险。因为在比赛中,这种想法很容易让自己放弃。
第一阶段战略失误,第二阶段自暴自弃是丁俊晖吃到惨败的两大关键因素。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导致了大比分(丁俊晖本赛季表现糟糕让小特撞了大胆),说句实话,小特这场的所体现的气势和发挥让我很出人意料,很多人对我有关小特在丁俊晖懦夫的言论有很大意见,一年前德国大师赛决赛,我清晰地记着小特开赛前和开赛后所说的话,开赛前小特说:“早些时候我很希望瑞恩(戴)赢得半决赛胜利。”而在赛后小特直言丁在这个赛季打得太好了,自己没法和他对抗。我个人认为说这样的话就是一种懦夫的体现,现在回想一下小特前后出现如此大反差可能是缘于以下这点。
上个赛季德国赛决赛前丁俊晖赢得排名赛三连冠,让小特觉得他比较可怕,而这个赛季丁俊晖成绩很糟糕,让小特觉得丁俊晖没有那么可怕,所以他会有那样的表现。以我个人之见,作为最顶尖,成绩最优秀的两位85后达标,他们心智是在有些不够成熟。
某种程度来说丁俊晖的世锦赛惨败也折射了他2014-2015赛季糟糕的发挥,希望下个赛季他能有所反弹。关于丁俊晖本赛季发挥,我会在世锦赛结束后写一篇有关他的2014-2015赛季盘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