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爸爸与坏公民

(2012-10-15 17:49:48)
标签:

杂谈

分类: 【申江专栏】
好爸爸与坏公民
文/大头
好爸爸欢天喜地把全家装进小车,开车上路。节日的高速路变成一望无际的停车场。好爸爸的心情很糟,下车吸烟、踢毽、遛狗、撒尿……车慢慢动起来,好爸爸骂骂咧咧继续赶路。摇下车窗,两只红牛空罐“嗖”一声飞出去,包着孩子吐下鸡骨的报纸“嗖”一声飞出去……
高速公路一片狼藉。好爸爸们变成了坏公民。
中国人的私德与公德的博弈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其实也不存在博弈,有博弈就有纠结,但我们没有。一个孩子眼中关怀备至的好爸爸,妻子眼中无微不至的好老公,走出家门,很可能就是一名公德败坏的恶徒——很多男人对上述两种角色的切换,达到了异常圆熟的无缝境界。也不光男人如此,女子亦然。
有近现代社会变迁扭曲人类原本遵循的基本守则使然,也有传统的糟粕阴魂不散。最显著的,莫过于一句俗语“躲进小楼成一统”。对酸酸的文人,这句话或许是避世自清的潮语。然而对绝大多数庸常者,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对自我公德心阙如的自欺。“小楼”是我家,我要爱护它,“一统”代表家庭内部的完满与和谐,至于小楼之外,哪管洪水滔天。
好吧好吧,哪怕按照人性自私的特性,我们先安内后攘外。悖论依然出现了。就算我们拥有了100万个无比和美的小家,大家走到街上,并不会因为家庭的正向而给社会公德带来正向——我们已经习惯了双轨制,攘外安内各有一套,而且更多败坏公德的行为正是冠之以“安内”的崇高名义。
小家能给一个哪怕再暴戾垃圾的人以温馨的归属感,这一点再过一万年,怕也不会变。放大一点看,如果我们小家与小家这些“细胞”之间充盈的“大家”,未能给人们强烈的认同、归属,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好爸爸经常是坏公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