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底片年代】两个警察

(2012-04-21 13:51: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底片年代
【底片年代】两个警察

两个警察

文/王海 摄影/崔益军

中国的影视舞台作品里,有两个警察的警号我记忆犹新:杨华生,《七十二家房客》,警号369;梁朝伟,《重庆森林》,警号663。闲暇时间,杨华生会去人民公园街心花园吊嗓子,梁朝伟则去伦敦中心广场喂鸽子。

说滑稽泰斗时扯上梁朝伟,不仅仅是因为同样三位数差不多的警号。杨华生少时经历与梁生相似:参加文明戏培训,职业方向当为现代戏剧演员,这也是和其他滑稽名家相比,杨老的普通话字正腔圆的缘由。不过,因为培训实习的地点在大世界——当时沪上主要滑稽名家驻场演出所在,杨很快拜滑稽名师鲍乐乐为师,在艺能界的择业,从此转向。

杨华生的“大世界情结”显而易见。据他自己说,《七十二家房客》中的警号之所以“369”,暗合“大世界”三个字的笔画——正好是三、六、九。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剧中扮演的贪婪狡诈操山东腔上海话的旧警察的形象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上海俚语手册中多了一句新词条:【三六九,抓现钞】。意指那些未具长远规划,只顾眼前短期利益的实惠但令人侧目的手段。

《七十二家房客》之于杨华生的意义,犹如《家春秋》之于巴金。香港1960年代曾将杨华生创作的《七十二家房客》搬上大银幕;而周星驰接近半个世纪后的《功夫》更是毫不掩饰地向前者致敬的作品。一名艺术家,终其一生,总有神作出现的那一刻。“七十二家”就是杨华生的神作。这也是即便后来他作品甚多,我还是只记得这一部的缘故。

抗战期间,杨华生从上海滩大世界神秘失踪八年。小滑稽不见了,英俊潇洒的“梁朝伟”出现在抗日战场,使的还是最初的行当——文明戏,不过那时已经叫话剧了。我在想,假如抗战之后杨华生没有回到滑稽行当,是否今天中国的电影史上,会再出一个金山或者赵丹?

蝴蝶效应是很结棍的东西。如果以上假设成立,对于今天的上海滑稽界,是一桩很严重的事情。我查过资料,王汝刚以前是工厂的厂医,因为在万体馆后台给杨华生打针,方结识杨华生,有机会走上滑稽之路。所以说,假如杨华生变成“梁朝伟”,王汝刚有可能现在还是厂医。

以上是警号“369”的故事。警号“663”的那位,真正的梁朝伟先生,近日我看了他的搞笑电影《大魔术师》,联想到多年前让我朵颐的《东成西就》里的“香蕉嘴”,我总觉得,这个英俊男人的内心,装着一个“杨华生”。或许疯狂和无厘头才是他的本真,相比起来,他扮演的忧郁警察也好,在阁楼上一丝不苟梳头的小开也好,都太装了。

我小的时候,大世界里还有很多说学逗唱的节目,但那时杨华生他们早就不在那里演出了。好像有好多年了,如今的大世界一直闲置。上海人民著名的快乐之源,杨华生大师最早为人所知的地方,废掉了。很多次我在夜幕中驶过延安高架,瞥见大世界的尖顶,犹如孤独的小兽,在夜色中低沉呜咽。我一个神叨叨的朋友说,是高架造坏了,像一把剪刀,剪去了大世界的运道,还有里边的笑声。

 

 

 

【拍摄者说】

很早之前,我就萌生了要拍摄滑稽演员杨华生的念头。这个念头随着我每次在舞台、屏幕上见到杨华生的表演而愈演愈烈。无论是《七十二家房客》中“369”那刁诈、凶狠的反动警察,还是在电视剧《三毛流浪记》中扮演的土匪阿四的“头头”,杨老那反面形象总是深深印在我心里。那么在生活中的杨老究竟是怎样的呢?

1991年7月的一天,我有幸来到杨老家中时才得知,身为滑稽演员的杨老原来是个京剧铁杆票友。当时年值73岁的杨华生,有时间就从威海路的家中前往人民公园的街心小花园,目的就是为了能与街心小花园的票友们一起“来一段”。那天杨老问我:“今天愿不愿意与我同往?”

机不可失,我背上相机,与杨老同行。来到街心花园,杨老一一招呼老相识,人群便慢慢向杨老靠拢。在那一群老票友中,几乎人人都身着宽大的“老头衫”、“白背心”,唯独杨老特意换了一件今天我们所说的“POLO”衫,头发梳得油光可鉴。

杨老到场后不久便直入主题:亮嗓。在大家的招呼中,杨老手舞足蹈地唱将起来。在一边的我看到,杨老京剧唱得过瘾时,脸上竟也露出平时表演时那颇具特色的表情:两个眼珠狠狠地瞪出,眉毛高高挑起。于是,杨老扮演的一个个角色又如同蒙太奇镜头般一个个闪现了出来。这时,我举起相机,照下了这个颇具喜感的画面。

回家的路上,杨老几次感叹:“今天唱得尽心,我这一唱,大家兴致也高,所以我也爱去这地方。”

后来又得知,2010年底,曲协主席王汝刚将中国曲艺界最高奖项“中国曲艺牡丹奖”的“终身成就奖”送到杨华生的病榻前时,92岁高龄的杨老还高兴地唱起了麒派名剧《萧何月下追韩信》。

照片编号:0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