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述评论】珍惜婚姻,远离慈母

(2011-11-01 13:38:59)
标签:

杂谈

分类: 【申江专栏】

【评论】
珍惜婚姻,远离慈母
文/费里尼
本口述故事的结局,再次证实了我一直以来的坚定观念:一段能够独立自主的幸福婚姻的前提,必须得远离所谓的慈母——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的。
进一步阐述,结婚是男女双方自己非常私密的事,而婚姻,是一双尚对情感生活抱有一定期望的热血男女在那一刻的理想化憧憬。故而,婚姻其实多少带有童话性质。那双方的家长又是什么?这是一帮曾经的热血青年,如今经过残酷的生活历练,思想基本浑浊,理想几近破灭。他们多年的婚姻生活教会了他们异常世俗地看待问题——除了不怎么相信有爱情这回事,其他的,他们所持有的“阴谋论”都替你想到了:动机是否可疑?他到底图我们家闺女(儿子)什么?万一不成,怎么搞他(她)一记多少补回点损失?万一成了,对咱家CPI结构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这些被俗气浸淫了太久的大人们,一旦参与“童话故事”,很容易出现下边的场景——你开始说童话了:从前,有只小白兔。有一天,小白兔对小花兔说……他打断你,一脸地无法置信:“说什么呢你?小白兔会说话,你见过?”
这群人当然不能代表所有的家长,但在大多数最后谈崩掉的男女的故事中,他们如幽灵般无时不在。他们是极其让人生厌的一班人,面目可憎然生命力极强,他们持有的实用主义理论也拥有相当的市场。在婚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与周遭价值观人生观接近的一帮远亲近邻,负责扮演煞风景的甲乙丙丁。
我奇怪的是,这帮人的确能成功地搅黄“真爱的男女”。是子女太孝顺还是“真爱”太脆弱?也许是我天真哦,作为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男女,难道在事关一生幸福的拐点上,不该勇敢地对这些思想龌龊的“大人”吼一声“死了滚”吗?
为什么本文只说“慈母”不提“慈父”呢?因为我发现叙述者提到的双方家长的行径,都只在说母亲。这对情侣的父亲像《沙家浜》里的那位神秘的“阿庆”,自始自终缘悭一面。我们无从得知,在儿女的大事上,慈父们的姿态如何?是完全放任还是充分授权婆娘“悍然武装干涉”?总之,他们无迹可寻,宛若人间蒸发。
既然故事中所有的坏人都是母亲扮演了,所有的不堪都是母亲承担了,我也只能顺其自然说一句“珍惜婚姻,远离慈母”了。

 

【故事】
标题:
结婚=求落户——我的真爱为何无人相信?
副标:“不为了上海户口,你一个硕士找我二婚的儿子干嘛?”
口述者:小鹿 女 25岁
文/Tang 漫画/汪磊
我和吴楚是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认识的。我出生在江西,大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某个大学的研究生。在这里生活了近三年,我不愿再回老家。远在江西的父母表示支持我的选择,只是希望我能早日解决个人问题。2010年初,我在那里认识了大我9岁的吴楚,最初是他给我的“秋波”和留言。一开始我对这段相识并不报太大期望,因为个人资料显示他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于是从普通的寒暄到初步了解了对方的职业、爱好等,在社交网站上熟识之后,我们便把战场拓展到了QQ、人人、开心网等网络社区。几个月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吴楚。
在2010年七夕的时候,吴楚向我表白了。这个表白既是对感情的表白,也是对家庭情况的表白——原来33岁的吴楚不仅有过一次婚姻,而且有一个9岁的女儿——这倒是我没想到的。但看着他期期艾艾的目光,想着这段时间的默契,我还是纠结了。虽然婚姻是现实的,但我还是骗不了自己的感情。在与吴楚明确关系后不久,我就到他家拜见了他的母亲,也见到了他女儿。
初次见面,并不顺利。问题不出在吴楚女儿身上:小姑娘虽然对我不大亲热,但也没耍脾气。倒是他妈妈,开门见山地问我:“小鹿你是外地人啊?那户口能留沪么?是不是和吴楚在一起,是为了户口问题啊?”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多少觉得被冒犯了:“阿姨,我们学校是211大学,我毕业后只要找到一家正规的单位签约,户口就能留下了。不需要靠结婚。”得到回答后他妈妈还是不依不饶:“不是吧?上海户口很难进的哦,你又不是什么稀缺人才,怎么可能一毕业就能进啊?”我终于有点忍不住了:“阿姨,户口能不能进来我自己心里有数。再说,我们学校研究生申请留沪的成功率历年都在90%以上。”听了我这句话,他妈妈居然露出了一脸惊讶的表情:“不是为了上海户口,你一个硕士找我二婚的儿子干嘛啊?”听了这话,我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你以身为上海人而自豪,但也用不着担心别人都算计着你这点“特权”?在这场无厘头的探讨中,我的第一次上门不欢而散。此后,吴楚母亲一直给洗他脑,坚称我愿嫁给他就是为了户口。我虽然有些生气,并未把这些怪到吴楚头上。我们俩第一次的争吵是起于吴楚在我老家听到的闲言。那年春节,吴楚随我回老家见父母。虽然我给父母打足了预防针,但他们对我带个二婚,且有“拖油瓶”的男人回家,多少有些不解。那天晚上,母亲将我叫进房间,盘问我之所以找这么个男人,是不是图他的钱,或者是为了留在上海?我生气地打断了母亲的话,一个人跑了出去。但不知是争执的声音太大了还是怎么,第二天,这件事在邻居口中就变成了:“昨晚小鹿妈把她叫进房,让她千万别为了个上海户口把自己的下半生就交待在一个二婚男人手上。”更有甚者,还传成了:“小鹿妈让她一拿到上海户口就和这个男人离婚,犯不着为他耽搁一辈子。”听到了这些流言蜚语的吴楚,脸瞬间黑了。一路无言回到上海,我们就大吵一架。吴楚一口咬定我和他交往就是为了户口:“这话不是我妈说的,都是你们家邻居议论的,难到人家撺掇起来诬陷你?”
现在我和吴楚已经半个月没见了。从偶尔的联系中,我得知,在母亲的建议下,他已经将目标移到了本地姑娘身上,甚至愿意退而求其次地找个二婚的——只要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即可。对于他,我虽然余情未了,但也已经彻底失望了:一个只能靠户口为自己加分的男人,凭什么相信他能给我天长地久的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