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典型升迁”都需经得住“大嘴拷问”

(2012-02-09 13:48:30)
标签:

焦三牛

副县级

武威市

清华大学

杂谈

分类: 时事内参

    年龄只有23岁、工作刚刚半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公示传出,指责、质疑声四起。记者调查及武威市政府回应证明,焦三牛家境贫寒,没有权势背景。之所以仅工作半年便被破格提拔,源于武威市与清华大学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甘肃省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清华大学毕业生到甘肃工作。(《三晋都市报》)
    想当初,“1989年出生,2011年7月工作,2012年1月升任副县级领导”的清华生焦三牛的传奇经历一经面世,舆论“地震”,民间“大嘴”质疑声此起彼伏“公选程序合理么”、“是不是萝卜招聘”……而今,“家境贫寒、公考第一、西部急需、任用公允”等信息渐次浮出水面,事件来龙去脉清晰、舆情渐隐,当事人也信心百倍开始了新的工作。这一切,得益于媒体的跟踪监督、政府的及时回应、信息的公开透明。
    事实上,焦三牛并非唯一的“火箭干部”,最年轻厅级干部张辉、晋升最快副市长高京燕……几乎每过一阵子,快速提拔的案例都会引发舆论风波。究其原因,不仅因为公务员的高福利、铁饭碗、高地位着实令人羡慕嫉妒。还因为一些个别地方在干部选拔上为年轻化而年轻化,出于政绩冲动,造就低龄化版本来体现当地的政治开明。比如,湖北某市对提拔干部年龄不仅量化,而且量化得相当具体,哪年提拔几名多少周岁的计划都列出来了。——这无疑误读了中央“选拔年轻干部”的精神,引发民众反感。
    更重要的是,公务员的招考形式仍是“少数人考少数人”,在公众能够参与的重要的“公示环节”,有着“空示”的嫌疑,内容空泛,措辞寥寥,公众既看不到其德、能、勤、绩、廉的基本情况,又不能了解其家庭背景等详细细节,知情权与监督权的阙如,给选人用人公信度蒙尘的同时,还让一些“渠道分子”打着破格、创新名义,违规“萝卜招聘”、“萝卜苗占位”、交叉安排等。这让民众见识了为吃上“皇粮”的背后功夫之黑深,更让民众伤透了心。
    正因如此,对于目前各地迥异的人才遴选制度,每一个人几乎都陷入一种“人格分裂”。一方面,看到按部就班、论资排辈、平者庸者上、熬年头的用人制度,就会批评其陈旧死板,渴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的、灵活的用人方法能注入体制机体,让自身有机会脱颖而出;而另一方面,一旦看到“火箭式升迁”横空出世,便马上高度敏感起来,以苛刻的眼光,盯着当事人和相应机关,要说法、听理由,甚至凭臆想抡起道德大棒敲打一番。
    毫无疑问,公众对“典型升迁”的质疑,凸显了对就业公平正义与上升机会不平等的焦虑。但显然,在目前“上选下”的官员选拔机制一时半会儿难有根本性改观的大背景下,只要当事者乐意接受媒体监督,不和民众打太极、玩深沉,像武威市政府一样,认真回应每一个“大嘴”的质疑乃至拷问,证明选人惟贤、任人以能——即便做起来“被动”,即使走的是“地方需要、内部规程”的老路子,一样会取得民意认同,而公众对公选的焦虑就会少一点、舒缓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