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的“贪官碑”与官员的“廉政操”
(2011-07-05 00:39:03)
标签:
农妇
贪官碑
山东平度
杂谈
|
分类:
时事内参
|
山东省平度市普通农妇张秀芳,每晚都要收看一档电视法制节目,并记录每个案例所涉及的贪官及其罪行,至今她已写满3个日记本。不仅如此,她还在自家院中立起了“贪官碑”。就在前不久,张秀芳因为“立碑”被村主任追打,平度市公安局下达了对陈卫生处以行政拘留12日罚款1000元的处罚书。(7月4日《河南商报》)
据说农妇张秀芳树立贪官碑的目的有二,一来警醒后人人间正道是沧桑,要走正道,别入歪门邪道。二来,感谢党法办了贪官,趁今年建党90周年,立碑献给党一点心意。可惜,初衷良善的“贪官碑”,却成了村主任的“眼中钉”,招来一顿无厘头的暴打。其中缘由,无非是“贪官碑”的含沙射影,触动了当事者的利益,而“碑上有名”导致的声败名裂,让其觉得心惊、不舒服。换个角度讲,作为一种反腐创新手段的“贪官碑”,让权力者“终于”心有惶惶焉。
之所以用“终于”,是因为相较于各地政府机关内部反腐方法而言,百姓立于大庭广众之下的贪官碑的“疗效”似乎更加明显。从龙门的“廉政操”、徐州的“廉政专柜”,到眉山的“廉政屏保”、东莞的“廉政课”,再到多个地方的“廉政谈话”等,很长一段时间,各地政府部门反腐创新层出不穷,丰富了媒体版面,增益了坊间遐想,却始终击不中要害,鲜见成效,不是沦为花拳绣腿,就是被称为隔靴搔痒。
其中缘由,固然与反腐制度未形成闭环,缺乏可操作性和相应的惩处措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反腐教育未深入“官“心——单属于权力内部的“小打小闹”的反腐创新手段,只是一阵风似的在机关内部刮刮便罢,并且,大多时候仅仅灌输廉政知识,以一些警示性问题提醒领导干部自觉权衡得失利弊,进行自我心灵沟通对话,出发点是让他们懂得为人民服务,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
但实际上,从“自律”角度而言,强调腐败的严重后果,让他们恐惧腐败,进而知耻而怯步,应该更符合科学规律。而“贪官碑”这个“物种”,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种需求,它不仅把那些专用新招数、“潜规则”、搞腐败、以权谋私的贪官“永载碑面”,更让其“遗臭万年”,每时每刻、岁岁年年都在百姓的唾沫星子底下过活,被当成陈世美一样的“反面教材”传播。而这,会成为许多领导干部的“不能承受之重”。
当然,这样讲,并不是在说“贪官碑”该多多益善,多了徒具形式,也不一定能带来多少益处。说不定还会化为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两个,一则权力内部不能让新形势下的败类们躲在暗处不见光,得用“公开揭露”的方式以儆效尤,如出版揭丑的通俗读物,把贪官真名实姓地写入“官场现形记”,让其“名留青史、永背耻辱”等。二则,反腐败,必须依靠群众。而形成人人反腐社会氛围的前提是,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而不能像本案中,村主任又恐吓又打老两口,末了却只给个轻飘的“拘留12天罚款1000元”的决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