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化——写在2017春运即将结束之际

分类: 社会写真 |
按照计划,到21日今年的春运就将结束了,不出意外这个号称“史上最难抢票年”却以一系列以外终结。第一个意外是“最难抢票年”徒有虚名,今年春运火车票似乎比较轻松,甚至有些火车上空座位还不少;第二个意外是高铁表现抢眼,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高铁发送人次为火车运送总人数的65%,第一次成为了主角;第三个意外似乎又是意料之中:公路客运下降明显,我这里仅有江苏的数字,春运前30天,全省公路共发送旅客6999万人次,同比下降9.45%。当然如果还有意外的话,旅客的满意度明显上升了,透过各种网络自媒体的信息,我们发现网络吐槽春运的少了,而对春运表现比较满意的人却增加了不少。所有这些变化,让我们在平静中感到一种国家发展的力量,感到中国发生的大变化慢慢由量变行进到质变的前夜。
以春运为例,据权威部门预测,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比去年增幅并不大,但是前天高德公司公布的导航大数据,却给我们透露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春运实际驾车导航次数同比2016年春运增长283%,超过9亿次,实际驾车导航总里程达到130亿公里,相当于往返地球与太阳之间43次。如果再加上使用百度、腾讯公司的导航产品数量,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春运,最大的亮点不是客运旅客增加多少,而是依托于私家车的“客运”出现井喷。中国百姓在未来的时间里,春节出行恐怕私家车慢慢会担当主力。除开较远的距离之外,我估计三五百公里,恐怕开车回家将会成为新的“增长点”。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百姓的生活提高之快,显示小康社会在部分地区已经真的来了。
春运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高铁开始担当主力,占据铁路客运的65%份额,着实令我们吃惊。说句实话,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些年来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和运送能力,已经占据世界第一,但是能够在春运中承担主力的日子到来得如此之早,却是始料未及。快节奏,是现代生活的主要特征,高铁运送旅客实际上就是适应了这种特征,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像和美国一样依靠航空运输,恐怕难以想象,而高铁从目前来看,却是最适合中国的快速运输方式。在未来的数年内,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运输能力这个春运中最大的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如果说今年的春运还有变化,那就是春节出游已经悄然成风,据统计,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44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境游趋势依然明显,总量约615万人,同比增幅近7%。这个数字的背后,让人们看到春节不再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喝了,在未来可能变成一家人出游了,这种变化,还有超过人数增幅的4233亿元旅游收入,可见,“钱袋子”比出游欲望更充实。
这几年我们总是强调自信,总是强调GDP增加多少,但是与百姓来说,似乎生活变化并不大。这种缓慢的量变,依我看已经到了一个质变的临界点,翻过这个临界点,中国人的生活、道德水平、文化素养,等等的一切,都将登上一个大台阶。
不信,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