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再现抨击小额信贷的文章,题目叫《全球小额贷款热引发信贷泡沫》。副标题是小额信贷领域正酝酿信贷危机。文章揭示了印度小额信贷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效仿小额信贷从业者习惯的做法,列举了大量客户的故事,最后甚至引用了一个客户激烈的言辞:她希望小额贷款机构彻底从这一地区消失,不光是现在,而是永远滚蛋。
读后,总结文章其实要说明问题可以归结为“过度信贷”,既小额信贷投资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过分开发穷人的信用,穷人的信贷需求被供给不断创造着,甚至被虚假放大,穷人失去了原有的谨慎心态,低端市场的信用文化被扭曲甚至摧毁,结果是整个小额信贷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增加。
过度信贷问题早在去年金融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就被部分小额信贷业内人士提出了,当时大部分人都沾沾自喜于小额信贷在金融危机中逆市而上成就。今年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东欧和中亚小额信贷研讨会上,这个问题被再次提及。的确,在小额信贷商业化主导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本获利的冲动,新兴的小额信贷行业成为资本“圈地运动”的对象,结果必然是导致竞争加剧以及不择手段的竞争方式产生。
但是,这些现象并非真正的小额信贷所产生的,违背了小额信贷的初衷,因为小额信贷是具有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双重价值标准的行业。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其他一些成功地按照两个标准原则经营的小额信贷机构并没有对客户造成“过分信贷”。而且,为了避免不正当经营行为和方式对客户产生的不利影响,国际小额信贷行业正在逐渐形成可以操作的社会绩效评估和管理系统,客户权益保护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
中国对三农和低端市场的小额信贷服务还处在非常不充分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有损客户利益的“过度信贷”和其他危险的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