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梦,如果有梦的话

标签:
张爱玲乌镇西塘送子来凤桥天青色等烟雨烟雨长廊倪天增旅游 |
分类: 在某一天 |
云来也是空,雨来也是空,怎敌西塘梦,高兴起来似乎是狂喜,悲伤时却不大觉得,木木的。
没有读过张爱玲的《小团圆》,到了西塘才知道她原来有过如此的描写,西塘的梦是什么样子的,不管有没有云来,也不管是否下过雨,从来不敢把这如画的江南风景带入梦里。在我看来,小镇已经和我骨子里印刻的江南轮廓融在了一起,临水的街,石块堆垒的桥,轻快闲雅的乌篷船,明清时期的老房子,加上水乡独具特色的气息,一并构成了最直接的记忆,在我跨入小镇的那一刻,重新于体内活跃。
一直认为所有的古镇具有相当大的类似性,到过木渎,看过乌镇,游过周庄,如果真要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的确可以罗列出许多,比方说江南水乡最著名之处便在于“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水,便没有了水乡绵延数里的景致,云影天光的徘徊靠的正是几条活水的相互映衬。西塘也不例外。河流密布,好几条河道的交汇将古镇划分为多个版块,每一版块间的桥梁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景致,站在桥上看风景,眺望瓦房倒影、绿树红花,不知道又装饰了谁的梦境?安境桥边盛开着一串串的紫藤萝,隐隐地显示出衰败状,而整体却顽强地表现出瀑布似的深深浅浅,宗璞曾这样形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我倒没有感觉太多,心里很简单地沉浸在花朵的闪光和开放之中。当然,无可争议的是,江南六大古镇或许外在上有不少重复之处,但细细探究每一古镇的细微与文化,便会发现其实各有千秋,各争风华;而且,六大古镇的浓墨淡彩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的风情,一处有一处的背景,加之独具匠心的设计与开发,总有若干值得发掘的内容被拎出来,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自然沾染上当地最朴实的风味。就像周庄的双桥和陈逸飞无法被替代一样,似水年华和茅盾是乌镇的代表,而西塘,它的独特在于烟雨长廊,在于带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头衔的前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祖居,在于将儒释道融为一处的圣堂,在于臭名远扬的街角臭豆腐,在于原生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从送子来凤桥开始,导游就吩咐我们各自行动,她则带着一批想坐船的旅客上了乌篷船,准备畅游小镇的水道。大概因为是以前坐过,对于坐船提不起多大的兴趣,沿着水旁的道路慢慢走,穿过长长的廊棚,钻进深深的古弄。据说西塘的住户都是原住民,在开发时保留了最真切的生活场景,这点不像乌镇,在乌镇基本没有原来的住户了,商家占据了全部的房间,虽然还是青石板的老街,虽然都有我们走过的地方,但商业和生活毕竟有太大的差别。临河人家在门前设置茶座,坐在靠椅上眯眼晒太阳,阳光不够强烈,却也有足够的温度使全身懒洋洋;有年轻姑娘将生火的炉子搬到河边,不断地冒出浓浓的黑烟;还有拿着拖把在河里摆弄,我一愣,原来河水变成绿色是有原因的呀,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河里洗菜呢,后来果真见到了,这里的居民似乎都很放心河水的质量嘛。要说商业街,在西塘也是有的,除了烟雨长廊边摆出的小摊外,西街算是一条货真价实的商业街,各种食品、工艺品、首饰、旅店客栈等分布在西街的各处,游人熙熙攘攘地穿行在街道中,吆喝声和叫卖声不绝于耳。春季本是出行的好时节,加上周末,小小的西塘拥堵了不知多少人。
虽然天气很好,晴朗地带上了温热的阳光,但还是不合时宜地想起了周杰伦的歌:
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