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田惠敏:建立专精特新产业链融资新模式

(2023-08-06 15:13:31)
分类: 改革

 

《与改革同行》系列721

2023731日—202386日)

关键词: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扩大消费;民营经济;智能制造

20238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一链一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本周,国常会决定核准山东石岛湾、福建宁德、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细则落地。

一、法规政策

国常会讨论《关于延长授权国务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工作期限的决定(草案)》。(2023-7-31

《国办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发布。(2023-7-31

工信部研究制定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2023-7-31

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优化涉企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和落实细节,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2023-8-1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的通知》。(2023-8-1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2023-8-1

国务院原则同意《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2023-8-1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的通知》,遴选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在各行业、各领域选树一批排头兵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2023-8-1

                                              

专栏:五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中国发展网讯 8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遴选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在各行业、各领域选树一批排头兵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通知》明确,各省(区、市)可推荐的优秀场景、示范工厂项目申报数量为30个、15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累计数量超过300个的省(区、市),可推荐的优秀场景、示范工厂项目申报数量为40个、20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企业集团推荐的优秀场景、示范工厂项目申报数量为10个、5个。推荐工作应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原则,优先推荐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好、示范性强的项目,并充分考虑行业覆盖面。

《通知》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共同组织遴选并公布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

                                               

二、重大事件

国常会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有关到期阶段性政策的后续安排,决定核准山东石岛湾、福建宁德、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2023-7-31

中国9月起对特定无人驾驶飞行器实施出口管制。(2023-7-31

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2023-7-31

国内首个金融行业大模型标准启动编制。(2023-7-31

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商业银行优化内控管理制度,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典型经验推广。支持地方政府主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扩容增量,强化金融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2023-8-3

三、精彩观点

《求是》发表《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二是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三是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四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六是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2023-8-3

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一是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出台实施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通过大力推动就业等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大宗消费,加快推进充电和停车设施建设。继续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服务消费“好上加好”,发展文化、体育消费。二是积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明确一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点细分领域,加强民间投融资、用地等要素保障,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促进民间投资逐步恢复。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2023-8-1

潘功胜(央行行长):央行将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央行将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商业银行优化内控管理制度。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强化金融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3-8-3

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解决地方政府债务是较为迫切的两大难题,也是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对民营经济在法律和经济规则层面需解决不公平问题。对地方政府“松绑”,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央要想办法把地方债务承担一部分,让地方能“轻装上阵”。(2023-8-3

《中国劳动保障报》刊发全国人社系统学习贯彻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报道中提到,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定提升劳动参与率。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2023-8-3

王学义(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口所教授):把握人口发展新常态,塑造人口治理新格局,一是改善人口质量和结构,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人才矩阵。二是构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养老体系,提供全方位养老保障。三是倡导男女平等,提高女性地位和权益。四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五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人口治理的深度融合,提高人口治理效能。六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人口问题。(2023-8-3

王一茗(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统筹推进人才培养,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产教融合”,形成“产业+教育中的科研”的双向衔接机制;二是推动“工学结合”,为科技强国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三是推动“职普融通”,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2023-8-3

庞溟(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通过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支持城中村改造和住房租赁市场专业化、多元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从短期看,将有助于提升存量资金利用效率及吸引增量资金,满足城中村改造和租赁住房全周期、多层次的合理融资需求,吸引更多类型、更大流量的长期资金与专业资本投入优质项目。从中长期看,有助于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渠道的房地产融资体系,为房地产市场、建筑行业、租赁住房行业、企业和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灵活、精准、专业、成熟的融资选择,推动房地产行业与企业新发展模式的形成。(2023-8-2

四、最新进展                         

据国家统计局,2023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2023-7-31

据交通运输部,2023年上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202381日)

据商务部,2023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31358.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13232.2亿元,下降5.9%;进口18126.2亿元,增长22.1%;服务贸易逆差4894亿元。(202383日)

据公安部,截至2022年,1.4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7.7%。要探索户籍准入同城化,试点实施灵活落户政策。(202383日)


五、热点述评

【建立专精特新产业链融资新模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高端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自2011年工信部首次代表官方提出“专精特新”概念以来,我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一直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转型升级。据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9.8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1.5万家。

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下,出于平衡风险与收益的现实考虑,金融机构更加倾向于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受信用等级偏低、缺少有效的抵质押物、知识产权价值难以评估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困境,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制约。特别是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言,与一般的小微企业相比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更大,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通过探索可靠的融资模式,破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对于支持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202381日,工信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一链一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要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协作机制。同时,优化上市培育策略,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联合证券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对入库企业进行批量“诊断”,实施“靶向”改进。

针对完善股权投资策略,激发专精特新企业,《通知》指出,鼓励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结合自身特长参与对接活动,加快培养投资产业思维、完善产业投资策略,重点为链上中小微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融通创新、协同攻关等提供融资支持,激发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针对优化上市培育策略,助力对接资本市场。《通知》提出,各地工信主管部门摸排链上中小微企业上市意愿、经营情况等,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实现批量纳入、分层管理、动态调整、精准服务。联合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等专业机构,对入库企业进行批量“诊断”,研判企业上市、挂牌成熟度,协助企业找准板块定位,实施“靶向”改进。针对选择重点产业链,构建融资促进生态,《通知》指出,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摸清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名单,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推动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协作机制,邀请各类金融机构参与融资促进行动;金融机构在自愿自主、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对接链上中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有序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通知》是基于产业链融资模式破解“专精特新”中小企融资难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下一步,应由金融机构与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大型链主企业协同配合,通过创新产业链融资模式,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增信作用,在帮助金融机构合理控制风险的同时,有效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切实增加企业的资金供给,提升金融资源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5年发展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同时兼任多个学术团体职务,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专家。博士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硕士师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著有专著《人本发展理论》《与改革同行》《第三次大转型》《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等19部;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等14部;合著《中国民生报告》等8部;参著《垄断行业改革攻坚》等31部;主持或参与过190余项国内外科研课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新华文摘》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1300多篇文章;呈递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130余篇调查研究报告,获得数十次批示;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进行过数百次报告和讲课,得到听众的普遍肯定和广泛欢迎。曾获得2次中央交办任务贡献奖特等奖、三等奖,6次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二等奖,1次获得农业部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田惠敏: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莫干山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博士、博士后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和厉以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产业、开发性金融、国际战略、私募股权、民营经济等。主要著作:《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改制上市实务操作教程》《私募股权投资治理机制研究》《私募股权资本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与评估实务全书》。文明之光·2021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经济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