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佐军
李佐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77
  • 关注人气:1,8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田惠敏:开启新一轮城中村改造

(2023-07-31 10:01:48)
分类: 改革

  

《与改革同行》系列720

2023724日—2023730日)

关键词:民生工程;跨境贸易;民间投资;未来社区;产教融合

本周,发改委十七条措施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我国将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外汇管理局拟全国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54个“千亿县”GDP8.6万亿元。

一、法规政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印发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发布。我国将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2023-7-20

                                                  

专栏:我国将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 人民日报 》( 20230727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726日电 (记者丁怡婷)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将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

通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协同机制,将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托育设施建设、充电设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家政进社区、“国球进社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起来,整合有关资源、资金和力量,完善配套政策制度,指导督促试点社区细化试点工作方案,落实资金来源、建设时序和建设运营方式,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通知指出,要指导试点社区开展专项体检,组织动员居民广泛参与,摸清设施配套、环境建设、服务治理等问题短板,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完整社区建设项目清单,补齐养老、托育、健身、停车、充电、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小修小补”点等设施短板,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推动家政进社区,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该试点为期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部门将分别于2023年、2024年底前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遴选一批完整社区样板,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

                                            

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聚焦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提出17项针对性具体措施,要求各地明确民间投资占比和民间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目标,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加强融资保障和要素保障。(2023-7-24

外汇管理局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主体范围,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含青岛)、湖北、广东(含深圳)、四川、陕西、北京、重庆、浙江(含宁波)、安徽、湖南、海南省(直辖市)辖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其他地区辖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2023-7-25

杭州印发《关于高质量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到,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创建未来社区约500个、覆盖40%左右的城镇社区,高质量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社区成为城镇社区新建、旧改的普遍形态和普适性要求。(2023-7-25

二、重大事件

国资委部署专项行动,央企聚焦15个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7-24

第七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大会举办。(2023-7-24

京津冀推进人力资源战略合作。(2023-7-24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2023-7-24

广西创新提出“集体林地+国家储备林建设+储备林林票”改革思路,以河池市金城江区、天峨县为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储备林林票制度改革,探索出“经营得利、林农得益、社会得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路径,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绿色通道,实现了林地林木资源保值增值,推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各地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提供了示范引领和经验借鉴。(2023-7-24

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开幕。(2023-7-24

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覆盖20多个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4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所属49家制造类子公司,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2023-7-25

粤港签署建立健全竞争合规体系备忘录。(2023-7-25

我国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确定一百二十五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023-7-25

湘赣携手建设人才共享平台。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湖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湘赣边区域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议暨人才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近日在江西萍乡召开。会上,江西、湖南两省相关负责人围绕落实两省共同出台的《深入推进湘赣边区域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分别作了动员部署。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赣边区域人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举行了人才合作项目签约仪式。(2023-7-26

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在广东深圳开幕。(2023-7-26

三、精彩观点

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锻造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需要在未来更全面地统筹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进一步将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的指引下,不断增强各项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一要重点着眼于基础制度变革,引进国际优质资源,促进双向交流。二要加大金融业务国际化布局。三要持续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同步引进国外先进的市场监管经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2023-7-24

李云雁(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王贻云(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合力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加强制造业减碳规划,传导绿色低碳转型的责任压力。二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定力。三是积极实施示范行动,挖掘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潜力。四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动力。五是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汇聚绿色低碳转型的强大合力。(2023-7-25

程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人力资源体系互促互动。加强现代化人力资源的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增强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并加强再教育和技能培训。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人才汇聚的强大吸引力。同时,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人尽其用。(2023-7-25

李 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探索服务业制度型开放的现实路径:一是建立健全与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服务业开放的要素跨境流动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健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2023-7-26

四、最新进展                         

2023年上半年广东出口首破2.5万亿元。(2023-7-24

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3826家,行业营收超3500亿元,已形成了行业龙头聚集、骨干企业成长迅速、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良好局面,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2023-7-25

目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设立3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到624亿元。另外,继江苏、浙江等9个省共1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首批试点之后,我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向安徽、天津等地的46个高新区铺开,并初步实现了全国范围推广。(2023-7-25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5年发展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同时兼任多个学术团体职务,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专家。博士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硕士师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著有专著《人本发展理论》《与改革同行》《第三次大转型》《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等19部;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等14部;合著《中国民生报告》等8部;参著《垄断行业改革攻坚》等31部;主持或参与过190余项国内外科研课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新华文摘》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1300多篇文章;呈递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130余篇调查研究报告,获得数十次批示;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进行过数百次报告和讲课,得到听众的普遍肯定和广泛欢迎。曾获得2次中央交办任务贡献奖特等奖、三等奖,6次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二等奖,1次获得农业部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田惠敏: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莫干山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博士、博士后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和厉以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产业、开发性金融、国际战略、私募股权、民营经济等。主要著作:《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改制上市实务操作教程》《私募股权投资治理机制研究》《私募股权资本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与评估实务全书》。文明之光·2021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经济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