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田惠敏:开展部分科研院所使命导向管理改革试点

(2022-12-11 12:49:28)
分类: 改革
《与改革同行》系列687
(2022年12月5日-12月11日)

 关键词:科研院所;使命导向;武汉都市圈;中医药信息化;城镇化;新农科建设

      2022年12月9日,科技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社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部分科研院所试点使命导向管理改革的通知》,聚焦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领域,选择部分院所开展使命导向的科研院所管理改革试点。《通知》的出台对于加快形成我国“使命导向”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构起引领未来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周,第七个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出台。

法规政策

  • 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建成布局科学、综合立体、智慧协同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领先水平。(2022年12月5日)
  • 科技部、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完成一批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城市。(2022年12月5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2022年12月7日)

专栏:“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深化数字便民惠民服务,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互联网中医院、中医云诊间、智慧中药房……近年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为群众带来便捷医疗服务,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为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广阔空间。

规划提出,鼓励各地开展智慧中医医院建设;鼓励各地研发应用中医电子病历、名老中医传承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中医药特色系统,推广智慧中药房等服务模式;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

规划明确,支持20家左右三级中医医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扩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覆盖范围,优化升级辨证论治、知识库、远程教育和治未病等核心功能;支持10家左右中医医共体开展远程医疗中心或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中医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中药制剂共享、中药同质化服务等。

规划还部署了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深化数字便民惠民服务、加强中医药数据资源治理和推进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四个方面的任务,提出多项具体措施。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中医药管理体制相适应、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与医疗健康融合协同的中医药信息化体系,数字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 《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都市圈后,第七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2022年12月7日)
  • 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在生物育种、关键农林机械装备、耕地质量与农业节水、病虫害防治、智慧农林技术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成果。(2022年12月9日)

重大事件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2022年12月6日)

  • 中国海油旗下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项目建成投产。这是我国建成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2022年12月8日)
  • 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投入试运行。(2022年12月8日)
  • 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这是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2022年12月9日)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协商议政。(2022年12月9日)

精彩观点

  • 《经济参考报》刊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涂圣伟《四方协同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的文章。文章提出,乡村产业数字化是“数实”融合的重要领域。要强化更加互补的数字技术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体系的协同和适配。需要统筹好增量和存量、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的关系,系统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功能配置、规模结构。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水利,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和提升效能,进而拓展其作用范围并优化作用机制。(2022年12月6日)

  • 《中国工业经济》刊发江小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文章。文章提出,过去四十年,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经验。现在,中国已经加入或者申请加入多个高标准贸易体系,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这些贸易协定涉及零关税、服务业开放、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及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劳工保护等,都要求继续促进国内市场体系和产业行为向更高水平、更符合国际相关规则的方向推进。要再次利用开放深化的机遇,致力于深化国内改革、维护市场秩序、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大幅减少或取消产业补贴,必要的补贴要提高透明度,符合公平竞争原则。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造假、欺诈等行为。总之,要以更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造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的体制环境。(2022年12月9日)

最新进展

  • 据海关总署,2022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同期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2022年12月7日)

  •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651亿美元,升幅为2.13%。(2022年12月7日)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5.42分,比2012年提高了15.14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相比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创新能力强劲,为我国创新领先地区。(2022年12月9日)

热点述评

    【开展部分科研院所使命导向管理改革试点】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骨干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既是中央部署要求,也是院所自身发展需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国家科研机构定位的部署,推动科研院所聚焦国家使命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12月9日,科技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社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部分科研院所试点使命导向管理改革的通知》,聚焦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领域,选择部分院所开展使命导向的科研院所管理改革试点。试点目标聚焦增强科研院所使命意识和履责能力,推动理顺院所与管理部门关系,完善科研院所治理机制,探索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和制度成果,打造一批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标杆院所。试点任务主要包括:院所明确界定职责使命、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调整内部力量配置、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主管部门探索“一揽子”授权、系统推进监督和内控改革。牵头部门将通过加强重大任务牵引、强化重大平台支撑、完善支持保障机制、优化机构编制管理、改进人事管理方式等措施给予支持。

《通知》的出台,对于加快形成我国“使命导向”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构起引领未来的“新型举国体制”,对于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5年发展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同时兼任多个学术团体职务,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专家。博士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硕士师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著有专著《人本发展理论》《与改革同行》《第三次大转型》《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等19部;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等14部;合著《中国民生报告》等8部;参著《垄断行业改革攻坚》等31部;主持或参与过190余项国内外科研课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新华文摘》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1300多篇文章;呈递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130余篇调查研究报告,获得数十次批示;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进行过数百次报告和讲课,得到听众的普遍肯定和广泛欢迎。曾获得2次中央交办任务贡献奖特等奖、三等奖,6次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二等奖,1次获得农业部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田惠敏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莫干山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规划研究院。博士、博士后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和厉以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产业、开发性金融、国际战略、私募股权、民营经济等。主要著作:《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改制上市实务操作教程》《私募股权投资治理机制研究》《私募股权资本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与评估实务全书》。文明之光·2021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