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佐军:应对危机难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009-08-18 23:22:15)
标签:

经济

电信

好政府

公共物品

李佐军

财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这一古老的关系。有的人将危机的爆发归因于市场失灵,有的人将危机归因于政府失灵。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然今后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隐含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奥秘,它是人类必须面对、且最难处理的重要关系。在政府力量过强时,人们诅咒政府;在市场力量过强时,人们又诅咒市场。在产品短缺或经济匮乏时,人们更相信市场;在产品过剩或经济危机时,人们更相信政府。

    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的作用是有效的。尤其是在发挥经济自由、体现消费者主权、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保证信息效率和进行灵活价格调节等方面,市场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就是论证市场价格机制如何有效调节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供求,以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但市场不是万能的,现实中存在许多“市场失灵”。

    首先,垄断的存在使市场的作用不完全。不论是垄断竞争,还是寡头垄断,或是完全垄断,都会或多或少地形成“资源分配无效率”,即出现某些产品生产过多,而其他产品生产太少,资源达不到最佳配置的现象。资源分配无效率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垄断条件下,社会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会减少,形成社会福利损失;二是在垄断条件下,垄断者不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是成了价格的制定者和产量的决策者,为了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常常限制产量,使消费者处于受损的地位,而且垄断价格是一种扭曲的市场价格,给生产者以错误的市场信号,对资源的流动发出不合理的“导向指示”,导致资源误置,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在垄断条件下,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点高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从而形成生产无效率。同时,在垄断条件下,企业获得了某种免于竞争压力的庇护,没有必要追求成本最小化,还会出现“X非效率”或“资源运用无效率”现象,突出表现在加大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造成浪费等方面。

    其次,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是无效率的。在市场机制下,个人和企业具有生产过多的带有负外部性的物品的倾向,比如制造空气和水的污染,因为他们不用承担全部成本。另一方面,他们又倾向于生产过少的带有正外部性的物品,比如修建路灯、净化空气,因为他们得不到全部利益。

    再次,在存在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市场是失效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特征。自由市场倾向于对公共物品的生产不足,因为要排除任何人对它的分享要花极大的成本。

    第四,在存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市场是失灵的。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方和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调节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选择、败德行为和委托—代理人问题。

    最后,市场有时不能达到公平、反失业、反通胀的目的。当经济不能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时,常常出现生产能力的闲置和工人的失业。即使在经济是有效率时,也可能出现对收入分配的不公。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的调节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在上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须由政府来替代市场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计划、宏观政策、直接投资等手段干预经济。但必须注意,政府的干预也不是万能的,绝不能过高估计政府的作用,干预过度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政府干预最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政府也存在着以下失灵:

    一是政府不可能及时获取完全信息。现代社会存在着“信息爆炸”现象,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变化越来越快,不管多么全知全能的政府,都不可能及时获取或掌握分散发生的瞬息万变的各种市场信息。即使能获取保证经济系统顺畅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其成本几乎是无限大的,而且政府也不可能对所获取的信息做出及时而灵活的反应。

    二是政府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企业和消费者等各种市场竞争主体既需要激励又需要约束。在市场机制下,激励是通过市场交易回报进行的,约束是通过竞争和产权来实施的。政府面对无数个市场竞争主体,几乎不可能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因为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十分巨大。

    三是政府干预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发挥和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在政府干预下,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企业缺乏独立自主权,权力、利益和责任不对称,因而缺乏经营积极性,其结果是创新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同时,消费者的偏好不受重视,愿望得不到满足(消费品数量不足,质量较差,花色和品种单调),原因在于政府一般强调总体和长远利益,对千百万消费者的种种需求难以顾及。

    四是政府干预容易导致腐败。政府干预需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大批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人员,维持政府运转需要庞大的费用。在民主法制基础差的情况下,政府很难消除决策的非理性、随意性和专断性。权力掌握者可以定规划,批执照,调拨物质,安排人事等,往往容易产生寻租或贪污腐化现象。一些政府往往代表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政策制定特别是政策执行很难代表全体国民的利益。即使是一些再分配政策也常常造成新的不公平和资源误置。

    因此,在同等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应尽量减少干预,主要在制定比赛规则、提供服务和维护秩序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佐军 来源:国研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