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胡同)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品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①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的,各个法门无分高下,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来看,都能有所成就。
②
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想成佛就要修一切善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成佛非得有善法的成就不可。不是看看佛经,参参禅,说说公案,盘个腿,打个坐就能成佛的,没那么容易。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则显现,再看一切众生就都是一律平等的。真正的善法是,积极地修一切善法,但虽行善而不著行善之念。“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没有求福德之念,不著善法、福德相,这才是真正的善法,才能见平等性智。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①
如是等七宝:比喻七宝财富像三千大千世界中须弥山一样多一样大;又多又大的七宝,是形容有好多好多好多的财富。
②
这里是说,要证得菩提,要成佛,需要两种资粮:福报资粮与智慧资粮。财布施,不住相的财布施,福德很大,所得福报也特别大。但与有人“以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这样的法布施比较起来,那就万分不及其一了。就是说文化、教育的力量很重要,佛法教育的力量和这教育所培养的功德,远超过了物质布施的功德,因为这是帮助一切人生的精神生命,是慧命教育,功德极大。
③
世间法都是相对的,是相依存在,有善就有恶,是对比着的,是生灭的两个现象,不究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