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迁骆马湖)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huán)。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①
关于小乘之四果位等解释,见前述小乘和四果位常识链接。
②
如何修证到四果位呢?必须能够断掉见惑、思惑。“见惑”有五: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是思想上,学问上,观念上的问题。邪见,戒禁取见多指宗教信仰方面的迷惑,认为戒禁非如此不可。“思惑”也有五个:贪,瞋,痴,慢,疑。是思想上的根本障碍,也是由凡夫到圣人的初级障碍。贪,贪利、贪名、贪情、贪所好、放不下。瞋,瞋心瞋念、暴怒、恨人、杀人、怨天尤人、是非分明、偏执,一念得瞋就是厌恶,需要心理行为的转变。痴,痴迷,痴呆,忘情,耽情,执迷。慢,就是我慢,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放不下身架。疑,不相信别人,不相信他人说教,没有绝对的真信,因为有“我”,有我慢。断灭见惑和思惑,需要思想与行为的转变,如此可进一步生发智慧,断了见解上的,思想上的偏见,这叫做解脱。学佛修行,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持戒是为隔绝、出离,戒一切坏的行为,恶的行为。此心清净,才是真持戒。此心念念在清净中,无恶亦无善,是名至善,戒者的本身就是戒了,这是真持戒;持戒需要毅力定力,故修定,随时都在定,心住一点,止于至善;因离因定生发慧根,了知通达;了知通达,才可解脱干净,而不是压服脱离。但翻回头又见到了自己的慧,了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执著见取,困缚在五见之中,这个也要解脱,才是学佛证道。此处亦是言语道断之说。哇呀,不可说也。
③
无诤三昧:诤,就是冲突、对立、不和平。诤有见诤和爱诤。见诤,各自执著自己的观点,不管理解的全面与否,总是希望别人服从自己的意见,而发生冲突;爱诤,则是因为物质、情感等切身利益而起的冲突,希望自己得到的权利、名誉、生命、美色以及物质生活胜过别人。无诤,就是不冲突,不对立,不分别得意思。三昧,是梵语,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意为正定,就是说离诸邪乱,摄心不散。对一切不起分别心,出离一切欲,离诸邪乱,摄心不散,是非一门,无喜无悲,无诤三昧。
④
乐阿兰那行:言行于无诤也,乐寂静也。
⑤
无所住。没有我已证得某果位的念头存在。真正的空,是没有空的境界可得。有空的境界,即著空相,是住在空法上了,是边见,是断灭空。本品重点是无所住,不著相,了无所得。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①
然灯佛:梵文音译为提和竭罗,也称为锭光佛,是很久远的古佛。竖三世佛,即指然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
②
庄严净土,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是心清净,心净则国土净,处处都是净土,处处都是极乐世界,是形容以说教,是譬喻以导引。南师说,若留净土即留尘,提心定神之句也。心空就是净土。说庄严净土,流连净土,即是著相。
③
于法实无所得:了无所得,一切皆空,连有所得、无所得、空的境界都没有。不著,不住,即是空,空到极点,连不著、不住的念头也没有了。
④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远离一切边执,随时清净心(心无执著,即清净心),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心如明镜,物来则应。应无所应,镜去心定。
⑤
须弥山:须弥是梵语,意为妙高。以须弥山比喻法身之大之高,不生不死,所以法身也叫大身,也叫做无边身。法身就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法身是本体自性,佛说非身,亦应无住心不著相。
⑥
条理:事物相对存在,一切因缘和合,变化流转不定,五蕴皆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随物转,苦恼丛生。了知自性,明识本心,离欲解脱,断除苦因,脱苦得净,离此入彼,体证涅槃。诸法空相,诸相虚妄,无住无著,了无可得,明心见性,心性皆舍。
⑦
相依成色,因缘和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流迁无踪,五蕴皆空。心随物转,苦恼丛生。清心除欲,了知或通。诸法空相,诸相虚妄。出离断灭,离苦得乐。无住无著,了不可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成佛,无舍无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