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价值的全面性及经营模型

标签:
白万纲财经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一个集团要去赚取利润的话,那么它的利润应该是由哪些方面构成,同时这样一个利润可以怎么样得到更全面地表达?一般我们认为,集团的总部层面、子公司层面和孙公司层面分别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传统上总部是投资中心,但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倾向于认为总部是主业加基金加投行这么一个角色,所以总部应该负责方向、文化、战略和投资。传统上子公司负责整合、产业、运营这么一些重大的课题。过去我们认为它是利润中心,现在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它是行业整合中心,传统上我们下面的分公司、运营单元的主要定位是成本、产品、控制点,负责这么一些事情,它是成本中心,但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认为,它应该成为运营中心。
不管他们是什么中心,事实上他们赚取着不同的利润。对经营单元来讲,主要的利润来自于产品与服务价值,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毛利、净利、公司的资产周转率等等。所形成的现实价值和财务价值,往往取决于价值链构成产品组合、营销和品牌支出以及其他摊销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产品与服务价值。而一个公司,要想在更高层面上获得产业层面价值,取决于你是否拥有战略性及霸权性资产,是否拥有行业控制力,是否做了更好的产业链卡位。这些维度共同来表征产业层面价值。而对总部来讲,主要需获取的是集团层面价值,包括机遇红利、影响力红利、协同红利、产业组合红利、调控红利、远见红利以及一部分的各个板块的贡献。所以集团层面价值的全面性,决定了我们在经营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去评价某个子公司做的好与坏,而应该立体地全面地去评估各个子公司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寻找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评价各个层面价值的关键。

我们一般认为一个企业的价值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通过这五个层面的价值的区分,我们就能够弄清楚怎么样才能在集团层面更好地进行价值的经营。为了更好地协助企业理解这个问题,华彩设计了一个相应的集团价值的经营模型,通过以下五个特殊维度来思考。
第一个、范式价值。首先,华彩认为集团的价值一般由五个层次构成,其中最高的是范式价值。所谓范式价值,即指因范式转换,因思维发生了跳跃,因对产业的认识产生飞跃,因对企业经营的形态产生重新设计,因对企业的角色产生新的认知,因对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产生新的认知而给企业带来的重大的价值。
第二个、结构价值。结构价值指的是通过调整结构、配置资源、产业组合和调整各个子公司之间的横向关系所带来的价值提升。比起因思维发生变化,因对产业的认识产生飞跃,因对企业经营的形态产生重新设计,因对企业的角色产生新的认知,因对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产生新的认知所带来的范式价值相比的话,其在价值经营模型中体现的重要性稍弱,但是比起其他价值要高。
第三个、运营价值。运营价值是指通过运营过程获得的价值,它需要资源配置到位、基础能力到位、集团组织到位和人力资源到位。很多企业都能获得运营价值,所以运营价值是必答题,是必须得的分,如果运营价值失分了,那么这对一个企业来讲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说范式价值和结构价值还依靠创新、依靠优秀人才、依靠变革以及依靠意识和理念的爆发的话,那么运营价值事实上就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的基础管理、能力的锤炼和各种历史因素的沉淀所构成的。
第四个、负向价值。负向价值是指因一个企业管理得不好,因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强度无法与他的行业地位相一致所带来的价值流失,以及因个企业无法形成与它的经营形态相一致的绩效管理的强度,监控的力度,所造成的损失、舞弊和效率损耗。这部分的价值的流失,对企业来讲是非常可惜的,是本应该能够保留住但是没保留住的价值。
第五个、风险价值。风险价值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控制风险、经营风险、对冲风险和利用风险所能获得的价值。风险价值是非常态的、预防性的价值,在各个企业当中的表现方式与体现水平也各异,但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风险价值能否有效发挥,是帮助企业适应变化、迎接变化、改造变化的重要因素。
我们一般把价值分为这么五个层`面。一般我们认为总部是价值设计者、价值哲学的升华者、价值来源的策划者和价值来源的开辟者。而子集团往往是价值组织者和价值转换者。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子集团也协助母公司开辟价值来源、促进价值生成、推动价值放大和形成价值支撑。而孙公司往往是价值传递者和价值支撑者,把母公司所形成的很多虚价值、外部价值传递成实价值,并变成具体的产出。当然也参与具体的运作、支撑,整个集团所设计的种种价值,同时孙公司还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往往在进行价值挖掘、价值锁定和价值转换上面有重要角色。
由此形成了一个大的架构,促使一个集团能够挖掘和生成锁定很多的价值,也因为如此,所以集团能够更好地去经营市场和自身。围绕着自身的不同的目标,形成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认知,在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层面上,以不同的方式去经营和实现这样一些价值。当然,不管是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最终它的整个价值的实现,大的目标的实现和评价的维度,仍然是从战略、运营、个人三个维度来进行,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分类了,是组织层次上的分类和绩效维度上的分类。当然如果考虑到企业还有属性分类的话,这就是个立体矩阵了,首先要进行这样一个大的集团绩效评价的一个体系,用这个方法来勾勒。
前一篇:构建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动因
后一篇:回武汉游赏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