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型公司
(2015-03-19 07:17:08)
标签:
白万纲财经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大型集团的构建是个复杂的过程,同时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清晰了集团的来龙去脉和集团管控的原理,以及集团的组织形式,相信读者对于集团管控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那如何构建集团管控呢,这需要对集团型公司进行分析,对集团化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但集团化建设的路径是什么呢,集团管控的具体种类是什么?集团先有子后有母的管控难题如何解决呢?集团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是什么,要如何解决呢?
一、集团型公司概述
关于集团型公司有三种核心优势使得竞争力巨大:
1、顶层设计
2、统筹化运作
3、协同效应
集团型公司还有三个最大的软肋:
1、跨层次管理损耗
2、代理,监督成本高
3、决策,投资,指挥,汇报链条过长
管控必须考虑多层次的消耗,多法人引起的法理管理冲突。管控必须要发挥这些优势,克服这些劣势。
对于集团型公司,我们必须要认清,真正的集团企业不是堆出来的,不是单体公司的物理堆积和个数积累,仅仅母公司做好出资人,子公司做好利润中心就能称之为集团。
集团型公司是多体的有机整合,其中包括三方面:
1、母公司异化,母公司不是单纯的出资人,不是某个业务的专家,是多个业务的协调者;
2、子公司异化,子公司在法理上是独立法人,但运作上要收到母公司调度,不光是某个业务的运营平台,还是横向协同者;
3、集团化运作(纵+横),纵向关系要治理管控,资本输出,横向协调要资源共享,内部交易。
二、何为管控
何谓管控,管控是总部对子公司管理的管理。子公司对自身的业务运作负责,管理人财物、产供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理念、原则、方法、制度进行干预,相当于母公司写好程序,构建好软件平台,子公司在这个软件平台上来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集团管控的本质上是通过“看得见的手”(管控),降低集团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在集团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各法人单位之间,实现“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统一协调能力,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管控是对管理体制的控制(计划和决策控制),管制活动的控制(职能与业务控制),关键资源的控制(资源控制)。华彩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和理论创新,对集团管控有了全新的认识。
过去我们认为母公司就是个出资人,然后子公司找人、找业务把子公司成立起来、运作起来,母公司仅仅是个出资人。事实上,如果母公司只是机会型出资人,根本获得不了高收益。真正获得高收益的出资人,不仅出资,而且出智(把多年对企业的思考,积累的经验,对制度的认知,吃过的亏,花过的冤枉钱,以及观察学习到其他企业运作的优秀经验,全部整合成制度),形成对体制的设计,具有指导制胜意义的方法、原则,输出到子公司里。
子公司的产品是很具像的产品或服务,母公司也是有产品的,是卖给子公司的,这个产品就是智慧、制度、知识、创新。所以说母公司不仅向子公司注入货币资本,还注入技术资本、管理资本、制度资本、软实力资本,注入的资本种类越多,各种资本的发酵、化学反应空间就越大,促使各个子公司高位运行的能力、能量就越大。一个子公司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自身肯定有原因的,但是脱离不开母公司给它注入一些隐形的能力。简单地说,如果母公司只向子公司里注入货币资本,充其量获取社会平均回报,但是注入资本的档次越高,相对越稀缺,就越会给子公司带来巨大的飞跃。
这个稀缺性还带有时间特征,能不能按时按点地,按照节奏把子公司那个时刻最稀缺的资源供应给子公司,如果一个母公司总是能测算着、观察着各个子公司,观察着子公司最后一滴生产力,然后在子公司生产力要素稀缺的时候,及时把各种要素补充上去,同时再进一步榨出更大的价值出来,这个集团的效应就会大到难以想象。
这就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子公司管自己的人财物、产供销,母公司对你管人财物、产供销的制度、原则、理念进行干预和输入。管控使得诸侯经济上升为集团经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