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划小核算单元的原因

标签:
财经白万纲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为什么要核算单元最小化呢?因为产品多元化、企业国际化、市场区隔化,分支机构越来越多,职责越来越明确,奖惩需要越来越合理化。基于此的客观需要,我们发现,不仅要对外整体上面一体化、集团化、内部交易化;对内也需要划小、划细核算单元。惟有如此,集团才可以精细化运营,每一个个体努力与否,都会得到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准确的响应,做到集团大,内部不损耗。
企业不断划小,划细核算单元,从另外的角度是为了应对经营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产品多样化:需要把不同产品作为一个衡量经营绩效的单位。
2、企业国际化:各分支机构的经营绩效区别核算,以利决策取舍。
3、市场区隔化:分别计算性质相近的产品或服务的盈亏,以决定扩充、紧缩或删减产品线或项目。
4、分支机构更多:分支机构太多,细分核算单元以增效和可控
5、权责明确化:通过核算单元细划,权责层层精细和清晰
6、奖惩合理化:根据利润中心的盈余多寡,可作为发放“绩效奖金”的来源及提拔比率,能够合理地奖励员工
不仅要在整体上要一体化,集团化,内部交易化。而且更需在对外上要划小划细核算单元,只有如此,集团才能精细化运作。
如果一个集团内部频繁地进行内部交易,而每次内部交易都是亏损的,这个集团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内部崩溃。集团只有每次内部交易是赚钱的,才会持续纳入负熵,持续前进。如果集团的每次内部交易是亏损的,集团就会越来越混乱,熵值会越来越高,最后会混乱而死。何时内部交易是赚钱或亏损的,比如用人单位向人力资源部要求招人,如果人力资源部招来的人素质较低,招来的人消耗较大,远远高过社会上找个猎头公司猎进来的综合费用的话,那么这次内部交易就是亏损的。反过来说,如果人力资源部门为用人单位招来的这个人反应又快,素质又好,又比外部猎头公司的综合费用要低的话,那这次内部交易就是赚钱的。事实上一个企业里面,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着成千上百次内部交易,如果按一年来计的话,一个超级集团,一个国际化集团里面不晓得要进行多少次内部交易,如果每次内部交易都是亏损的,那这个带来的亏损就是无限巨大。尽管我们提倡每次内部交易都是盈利的,但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在任何一个集团里面,都不可能做到每次内部交易为正,只能追求总体为正的内部交易多过总体为负的内部交易,或者说总体所创造的价值大过可以覆盖内部交易所带来的损耗,数量上未必大,但是总体创造价值,应该是正的。
这就带来一个整体思考——在何时集团管控是正面的、革命的。从集团层面来说,通过母公司调配资源,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因集团的集中化、行政化指挥、粗暴的命令带来的损耗。任何集团再精巧的指挥,再个性化的政策,具体到个体公司来看的话,一定是粗暴的,是会带来损耗的。只有一个集团统一的指挥调度所产生的价值,大于等于它带来的粗暴损失的价值,这个集团管控才是合理的,否则它就是反动的,最终导致这个系统会崩溃,在此过程中,集团的稳定态有个临界点,就是集团管控运作的平台体系是否开始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