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集团战略(三)

标签:
财经白万纲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由此我们要批判一下集团战略,我把它拎是十桩罪出来。
1.集团无整体战略,沦为出资人
2.把产业组合原则当成集团整体战略(大强专优守退)
3.集团整体战略规划没有立足于共性平台建设和新价值空间探索,流于服务角色和行政角色
4.集团战略没有三向营销功能,尤其缺乏向上营销功能
5.子集团(子公司)战略加总形成集团战略
6.子公司按照自己的产业特性来做战略,而非基于集团整体战略所分配的角色
7.各个子公司按照自身价值最大化来做战略,而非集团价值最大化
8.总部主要是服务各个子公司战略实现,而非凌驾于于各个子公司战略的实现之上,优先完成集团整体战略
9.把战略绩效当成绩效考核,背靠背打分
10.战略评价与优化仅针对战略规划本身而非战略认知与经营哲学
集团没有一个整体战略,集团总部沦为各个子公司,各种骄奢淫逸的战略的一个出资人。集团战略把产业组合原则,就像我刚才说过的,波士顿矩阵,或GE麦肯锡矩阵所导出来的产业如何组合,做强什么,做大什么,做专什么等,作为一个,把这个东西作为了集团的整体战略,我们讲了,这个东西只是整个集团整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全部。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没有立足于共性平台建设和新价值空间的探索,而流于服务和行政角色。说得通俗一点,没有做增量,集团战略没有做出增量来,这很可怕,如果一个集团所有的增量都是靠子公司苦哈哈的努力出来的,总部就是监督,总部一点也没有去帮忙,去做增量,这个集团,是失败的,是反动的,是过不久要给干掉的。集团战略没有三向营销,尤其缺乏向上营销,这也是一桩罪。以及把子公司战略加总成集团战略,这就不说了。第六,子公司按照自己的产业特性来做战略,而非基于集团整体战略所分配的角色来做战略。一句话我说了,子公司无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战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是我的子公司。各个子公司按照自身价值最大化来做战略,大家一定记得,子公司价值最大化,一定程度上会侵蚀其他子公司和集团的价值最大化。所以一定不是以子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优先考量。能够同时在集团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合理的让子公司相对价值最大化,已经很不错了。
总部主要服务于各个子公司战略实现,而非凌驾于各个子公司的战略实现之上,优先完成集团整体战略。这个是错中之错,错中之王,如果整个总部,不是凌驾于各个子公司之上,不是优先使得集团整体战略实现,而是跟各个子公司平起平坐,甚至各个子公司把集团诸侯化掉,边缘化掉,那这个悲剧就大了去了。还有很多公司呢,更悲剧,把战略制订以后,战略绩效当成绩效考核,对子公司老总们背靠背打分,扣月薪,扣年薪,来保证战略的实现,这简直是笑话到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了。子公司的高管层,无论他干的好坏,背靠背打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能做的是把他们叫到集团总部来,开偏差分析会,开经营分析会,指出为什么没整好,下达整改方案,要求你们怎么整好。薪水这个东西,到高管层这个层面,扣薪水来促使他产生更强劲的动力,这是一个很恶劣的农民心态。这时候只能靠激励,说得直白一点,到高管层这个层面,你扣掉1000,他今天下午就能搞回去10万,不要问我用什么办法,如果他连这个办法都没有,你是看不上他的。好吧,等到你以小人对付小人的时候,他比小人还坏,所以一定要企业里保持一种君子状态,小心翼翼的维持一种君子状态,你从来不看你老公的手机,你从来不查他的岗,他即使出轨也不会出到哪里去,顶多是出个精神之轨。如果你反复检查他,甚至把他的身体搞垮,从而控制他,那他还有各种蓝色、黄色药片可以吃呢,所以以小人对付小人,以复杂对付复杂,以阴暗对付阴暗,企业家就一辈子堕入阿鼻地狱,无从打起
我知道有一个将近70岁的老企业家,每次过年,都要到海外去闭关将近10天,15天,回来以后拿出一个狂放得不得了的,把整个高管层,经理班子,把整个营销子公司,把各个外地机构搞得要死,卡住脖子踹不过气的这么严苛的制度,但是等到11月、12月的时候,各个子公司把这个游戏给击穿了,找到漏洞了,大肆钻空子,到次年过年的时候,老板再背起行囊,沉重的告别闭关,他们就完成了一个细菌与抗生素之间反复循环,高抗药性战争,已经吃到头孢第八也不管用了,头孢五,先锋三,吃下去已经无效了。企业家如果拿着这群人作为地狱之友练摊,恭喜你就成为地狱之王了。
与子公司的这种较为君子状态,大家都不撕破脸皮的状态真的很重要,包括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太太疑问以后,问出一些很丑很难听的话,就你想获得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过不久你真的预言成真了,这就是构建型战略,战略是塑造出来的,你想获得这个,你真的获得了吗?所以你们今天听这堂课,也知道构建型战略有它的负面作用,你积极的把你的太太或先生往那边塑造,你真的获得了那样的先生。
还有战略评价与优化,仅仅针对战略规划本身,而非对战略的认知和经营哲学。就是我战略规划得好不好,我们定多少亿的目标,是不是定低了,我当时,我们的上市计划,是不是定晚了,我们应该到纽交所上市,而不是应该在A股主板在拼命的苦等,看来把时间丢掉了。这种反思其实都是前反思,就是那种属于那天早上我去面试的时候,戴个耳环就好了,没戴,所以那个岗位没面上,这种潜原因,这个原因不要找,也许有,但是很少。真正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对战略的认识是不是比较狭隘,没有真正找着更新的战略认识,我们的经营哲学是不是错了。这种认识一旦得到,那就不得了。只要人有拐杖,有借口,人就会一直用这个拐杖和借口。比如说我之所以找不着好的男朋友,就是因为我比较胖,其实往往可能是心里不够美,既然你胖,那你要有对冲性因素,把你的胖压下去的对冲性因素有没有,明明你胖,又没有对冲性因素,那肯定你是劣质资产了,这个还需要再找原因吗?就这种认知有没有。
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再来看集团的战略,我们就看得很清楚,集团的战略,你们看民营国有,就很有意思,国有的,民营的集团的战略的核心特征是,既要做强,又要做大,在做大当中做强,做强的过程当中还要做大,强调速度与执行力,强调高速运作的小企业,也可以用于低速运动的大企业,拥有相同的竞争力,强调狼性执行力,可以在资源很脆弱,能力很不及的情况下,也能够打败基础比较厚的大企业。一句话,民营企业相信战略就是创造奇迹,做到本该做不大的事。而他的战略中心就是产品市场占有率,战略长度相对比较短,五年时间就够了。
最近,民营企业在战略规划上有些新的突破点,把握中国动力,推动商帮发展。国有企业他的战略的特征,我们来看看,内部靠计划,外部搞市场,内部越计划,外部市场竞争力越强大,所以他的一个特征是打群架,玩大时空,算大帐,不计较一时一地之得失,来做产业大幅度之得失。所以国有企业的这种力量,其实是非常可怕和庞大的。所以我们知道下一步整体上市,可能会削弱这种力量。下一步,很多国有企业高度市场化,可能会削弱这种力量。但是可能这就是个舍弃小我得大我,国网再这么发展下去,真的可能在国网内部能培养出ABB、西门子级别的电器设备供应商。国网再这么下去,智慧坚强电网做好了,特高压做好,会形成一个高效率智慧电网。但是他越封闭,可能会对发电企业,用电企业,整个能源作为一个要素,价格的降低,会形成一个障碍。所以我们改革的时候,为什么包括这些央企,都要打开,推他们的混合所有制,强迫他们把产业链去封闭化,这是一个中央看清楚这种做法太具竞争力。他是形成一个古怪的强大的强者越强的稀释效应,虹吸效应,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这次的国资改革,打破这种虹吸效应,反过来说,因为这种虹吸效应太厉害,往往也会造成垄断。国有企业追求的是多任务平衡。我的公益目标,经济目标,我的社会公益性和市场性,双重,乃至于有时候还有一些政策性等等,这个多重目标的多重任务的,包括维稳的平衡。国有企业逐步想明白了,我的战略的重心是以内养外,内部越计划,外部越市场。以短养长,短期的产品利润多元化,来养长期的专业化,归核化,以行政养市场,内部来回调动各种资源,哺育胖的企业,强大的企业,给一些内部交易,给一些内部生意给部分弱的子公司,把他培育起来。最后用行政把市场能力养起来。
最后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的战略长度,原则上应该比民营企业长,我们建议是十年,有人说白教授,不是国资委老要我们做五年规划吗,大家一定要知道,国资委只是国资委而已,好吧,就是你在做战略的时候,你应该为自己负责,做十年战略,然后报五年规划,不能因为国资委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以前在《新概念英语》里面有一篇小文章,很值得关注,他说我女儿特别爱读书,读书到了痴迷的地步,后来我们家乡有一个快餐店,就是开始做促销,你去讲一个故事,你读书完了以后,知道一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完整的讲下来,给你一份快餐,结果他女儿就变了,不给快餐不讲故事,也不爱阅读了。战略是你的事,不能因为国资委让你出五年规划,你就出五年规划,国资委最近要,你再做,这个本身是有问题的。有很多企业是长周期产业,一个项目立项,投资,建设,达产,五年就过去了,甚至五年还不够,但是我们为什么一定是五年规划呢,它是我们国家体制的一个基本节奏,但是并不是你企业的独有,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特别强调独有这个东西,独有理论,独有路径,其实至少也有个解放思想的意思,不能再按照五年来做了。它的战略最新的突破是用产业思维做企业,用计划的手法强化生态链,产业链,参与国际产业组合,混血式,混合所有制式发展。
大家说,国有民营外资战略不同,规模不同,集团战略是不是也会不同,是的。大中小集团,它的规模不同,其集团战略也会严重呈现不同特征。我们来看看,中小型集团的战略的核心是投机战略,大型企业的战略核心是取舍,做什么,不做什么。而超大型集团的战略的核心是,创造未来,超大型从来都是重新定义一个,我独享的未来,智慧地球,这就是IBM完全创始的一个全新产业,它一定会推动未来智慧化,未来越智慧化,各种IBM的软硬件,就会销售掉不知道多少,它所有的优势,都集结在数据的抓取,分析,应用,它甚至可以整个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一个应用端,集成端,所以他那种创造未来特征非常明显。
中小型的集团的战略要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捕捉机遇。大型集团的战略的核心要素是,把握产业规律,驱动地区发展,把握政策变迁,而超大型企业是在国家战略国际化,资本运作里面打圈圈。中小型企业战略的本质是预谋加应变,大型企业战略的本质是构成一个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的稳定的成长序列。而超大型集团,往往去推动捕捉一种人造经济,由我驱动的新型发展,新型经济。这个我不得不叹服阿里巴巴,单枪匹马缔造了中国的电商行业,现在是一个无所不能渗透的,高渗透型一个网,在所有传统产业里覆盖过来了。
事实上中式电商,就是阿里巴巴一家摇旗呐喊,塑造出来的人造经济,我们最熟悉的人造经济,应该是美国的内华达州,在沙漠上建起来的拉斯维加,和后来迪拜向拉斯维加的致敬版,就是迪拜建沙漠里的中东华尔街,这是一个,就是对内华达州这场前所未有投资的一场致敬。后来鄂尔多斯整个崛起,又是向迪拜的一次致敬。这次人造经济,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可打造自己的小型人造经济,人造经济不是由他人来决定的,我自己玩一个新花招,我自己定义一种商业模式,打通了以后,就构成了一个小人造经济。
好,从重心上来讲,小型企业注重产品与市场,大型企业注重产业组合,超大型企业注重实业加资本运作,当然他们相应的,战略长度也各自不一。战略思考重点,中小型企业是商业模式致胜,大型企业是用产业思维做企业,超大型企业是生态链,产业链塑造的手法,去异化,去形成自己抬轿子的小兄弟,从而攫取最大化的利润。
真正开阔性的思考,在我们这堂课之后,大家还要走得更远,一个真正的大集团的战略,不仅要研究我旗下的若干分公司如何围绕我整个集团的战略来,围着公转做自转,研究我各个旗下的子公司,围着我的公转做自转,更要进一步研究我如何裹挟我的供应商,经销商,把他们纳入到我的整个战略里面来,让他们在我战略里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个供应链战略,甚至上到一个更高境界,产业链战略。如果说三星有什么厉害的话,就是三星的超级全产业链战略,库克如果牢牢的接过乔布斯的旗帜,持续玩创新,估计还能够抵御三星,但是他还开始也玩低成本的时候,就忘记了三星几乎不用任何外部采购,就能够全部的在三星内部,把他的所有的数码产品都生产出来。就靠这一点,库克这一辈子玩成本,不是三星的个,现在如果不是有他们的巨大的搅谋和乱谋,用法律战打乱三星的脚步的话,几乎没有办法,只能玩美国最著名的搅谋和乱谋,法律战,骚扰战,专利战,这其实已经是弱者了,越弱者越喜欢用规则去干扰别人。
好,再厉害一点,生态链战略。美国的生态链战略,可以说到了最高境界,美国友7个最重要的盟国,包括日本是他的重要的盟国,然后有40几个与美国构成多边,双边重要关系的国家。美国的周边,抬轿子的小兄弟们,如何给美国抬好轿子呢,美国的绝对安全观,和美国向盟友输出反导,使得美国所有的小兄弟们都能感受到美国的厉害,像以色列这样的耍流氓的,美国无条件,无原则的支持以色列,使得全球的小兄弟们都愿意跟着美国,最近越南都想跟美国结盟,你看看美国的生态链战略建设得多好。包括现在放纵日本,让日本构建亚洲版小北约,这典型的一个生态链战略。仅仅用自身的子公司、分公司,去完成复杂战略动作不算牛,因为你的体量毕竟有限,用你的生态链去做你想做的事,用你生态链里的大大小小的小兄弟们,把你的使命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带着你的使命,去围绕着你干活,这是很可怕的一个境地。当然不光美国的生态链战略用得好,基地组织的生态链战略也用得很好,基地组织人与人之间都是单线联系,抓住一个人,上下游抓住,断了,甚至短线,因为人与人之间是通过定期更换密码的邮件来联络,时间长了,那个密码更换了,抓起来找不着了,所以基地组织为什么永远我们抓不着,但是基地组织用文化,用原教旨主义,用对美国的仇视,把所有基地组织的成员用文化联通在一起,所有基地组织成员,在不同的方位,利用所有可用的武器,可以对美国,只要造成实质打击,就是对安拉的歌颂,这个用文化构成一个超大生态链战略,这也是美国对付不了的,因为他形成了不对称战略。
最后最高境界,超边界战略,组织卡特尔,辛迪加,超联盟,大垄断,各个国家都在严防死守这种公司。但是他们会定期出现,全球硅料生产联盟,陶氏,三菱,瓦特三家,控制了全球的硅料的设备,不向中国开放,中国连单晶硅、多晶硅都制造不了,但突然之间,他们不约而同的大量把各种生产线,几乎同时的不对称的,隐密的,一一的,阴暗的给了我们N多厂家,我们很多厂家觉得,单多晶硅这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我们一下进口这么多条生产线,结果我们一夜之间醒来发现,中国单多晶硅彻底过剩,他们同时进行技术转移。反过来就发现,在下游,因为单多晶硅彻底过剩以后,硅料降下来以后,整个原材料供应就过剩了,结果我们发现,陶氏、三菱、瓦特却是下游很多辅料,以及集成端的真正的布局者,这真的是把隐谋,构谋,乱谋用到了极致。同志们,我有一本拙作,叫《超级集团战略》,诸位,如果关注这点的话,请拜托,真的看一下,呕心沥血之作说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好,换言之,今天来了很多央企,还有像中国信达这么的AMC,资产管理公司,到他们这个程度,如果还在傻乎乎的用通常公司采用母子,总分,刚才我讲过的这么一个简单战略,其实仍然不足够,还得要更超出去,在供应链战略,产业链战略,生态链战略,超边界战略上有所作为。你们看看华融的赖小民总怎么玩的,跟各地的金融平台再构成一个大复合基金,华融彻底像个八爪鱼一样,渗透到全国的N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去了。信达的整个发展,要超越的话,真的在这点上,在超级战略上,要有所作为,中国邮政亦是如此。
好,很多人在问,白教授,分析型如此可靠,构建型如此高风险,你是不是想害死我们,你给我们推荐构建型战略,我想说一句话,构建型战略呢,在一年里面来看的话,构建型战略选择了小概率,关闭了大概率,分析型是选择了大概率,摒弃了小概率,分析型更安全更可靠,构建型更不安全,更危险,一年里面来看。但是从十年里面来看,一个企业在一年里几乎做不成任何事,一个企业在十年内几乎可以做成任何事,选择小概率,恰恰是最成功的一种选择。如果你们领导人能够连续执政10年,但这个10年是虚指,较长时间,你们领导人有较强的对企业的掌控力,构建型战略是对勇敢者真正的致敬和回报。构建型战略选择了一个小概率之路,但是坚持下来,长期投入下来,动态的使战略进化,获得的优势,远远超过了机械型、分析型战略获得的优势,别忘记了,分析型战略所有的获胜,是旧时代的获胜,它胜了荷包亏了脑袋,它胜了也是个笨战略,构建型战略是一面变富,一面变聪明,是双修。
所以诸位,我没法强制的说,谁好谁坏,我想一个争论,一个新的启示,应该是以开放的姿态进入到大家的内心的。真正的未来的东西,往往看起来就是与我们的常识还是有点相悖,如果你们想听到有关于常识,有关于完全吻合我们既有知识的东西,可能我们这堂课还得讲另外的东西,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新的认识,新的探索,所有在大家内心里面形成的疑问,要么会作为一个问题缠绕,要么会作为一个动力推进,就在乎于你怎么样的价值取向,所以我的课程,带来的更多是疑问,而不是豁然开朗,我想这可能是境界吧,豁然开朗是把你们当傻子的,把你们当看韩式电视连续剧的观众,但是我们来点美剧,来点推理剧,好,谢谢诸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集团没有一个整体战略,集团总部沦为各个子公司,各种骄奢淫逸的战略的一个出资人。集团战略把产业组合原则,就像我刚才说过的,波士顿矩阵,或GE麦肯锡矩阵所导出来的产业如何组合,做强什么,做大什么,做专什么等,作为一个,把这个东西作为了集团的整体战略,我们讲了,这个东西只是整个集团整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全部。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没有立足于共性平台建设和新价值空间的探索,而流于服务和行政角色。说得通俗一点,没有做增量,集团战略没有做出增量来,这很可怕,如果一个集团所有的增量都是靠子公司苦哈哈的努力出来的,总部就是监督,总部一点也没有去帮忙,去做增量,这个集团,是失败的,是反动的,是过不久要给干掉的。集团战略没有三向营销,尤其缺乏向上营销,这也是一桩罪。以及把子公司战略加总成集团战略,这就不说了。第六,子公司按照自己的产业特性来做战略,而非基于集团整体战略所分配的角色来做战略。一句话我说了,子公司无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战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是我的子公司。各个子公司按照自身价值最大化来做战略,大家一定记得,子公司价值最大化,一定程度上会侵蚀其他子公司和集团的价值最大化。所以一定不是以子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优先考量。能够同时在集团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合理的让子公司相对价值最大化,已经很不错了。
总部主要服务于各个子公司战略实现,而非凌驾于各个子公司的战略实现之上,优先完成集团整体战略。这个是错中之错,错中之王,如果整个总部,不是凌驾于各个子公司之上,不是优先使得集团整体战略实现,而是跟各个子公司平起平坐,甚至各个子公司把集团诸侯化掉,边缘化掉,那这个悲剧就大了去了。还有很多公司呢,更悲剧,把战略制订以后,战略绩效当成绩效考核,对子公司老总们背靠背打分,扣月薪,扣年薪,来保证战略的实现,这简直是笑话到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了。子公司的高管层,无论他干的好坏,背靠背打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能做的是把他们叫到集团总部来,开偏差分析会,开经营分析会,指出为什么没整好,下达整改方案,要求你们怎么整好。薪水这个东西,到高管层这个层面,扣薪水来促使他产生更强劲的动力,这是一个很恶劣的农民心态。这时候只能靠激励,说得直白一点,到高管层这个层面,你扣掉1000,他今天下午就能搞回去10万,不要问我用什么办法,如果他连这个办法都没有,你是看不上他的。好吧,等到你以小人对付小人的时候,他比小人还坏,所以一定要企业里保持一种君子状态,小心翼翼的维持一种君子状态,你从来不看你老公的手机,你从来不查他的岗,他即使出轨也不会出到哪里去,顶多是出个精神之轨。如果你反复检查他,甚至把他的身体搞垮,从而控制他,那他还有各种蓝色、黄色药片可以吃呢,所以以小人对付小人,以复杂对付复杂,以阴暗对付阴暗,企业家就一辈子堕入阿鼻地狱,无从打起
我知道有一个将近70岁的老企业家,每次过年,都要到海外去闭关将近10天,15天,回来以后拿出一个狂放得不得了的,把整个高管层,经理班子,把整个营销子公司,把各个外地机构搞得要死,卡住脖子踹不过气的这么严苛的制度,但是等到11月、12月的时候,各个子公司把这个游戏给击穿了,找到漏洞了,大肆钻空子,到次年过年的时候,老板再背起行囊,沉重的告别闭关,他们就完成了一个细菌与抗生素之间反复循环,高抗药性战争,已经吃到头孢第八也不管用了,头孢五,先锋三,吃下去已经无效了。企业家如果拿着这群人作为地狱之友练摊,恭喜你就成为地狱之王了。
与子公司的这种较为君子状态,大家都不撕破脸皮的状态真的很重要,包括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太太疑问以后,问出一些很丑很难听的话,就你想获得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过不久你真的预言成真了,这就是构建型战略,战略是塑造出来的,你想获得这个,你真的获得了吗?所以你们今天听这堂课,也知道构建型战略有它的负面作用,你积极的把你的太太或先生往那边塑造,你真的获得了那样的先生。
还有战略评价与优化,仅仅针对战略规划本身,而非对战略的认知和经营哲学。就是我战略规划得好不好,我们定多少亿的目标,是不是定低了,我当时,我们的上市计划,是不是定晚了,我们应该到纽交所上市,而不是应该在A股主板在拼命的苦等,看来把时间丢掉了。这种反思其实都是前反思,就是那种属于那天早上我去面试的时候,戴个耳环就好了,没戴,所以那个岗位没面上,这种潜原因,这个原因不要找,也许有,但是很少。真正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对战略的认识是不是比较狭隘,没有真正找着更新的战略认识,我们的经营哲学是不是错了。这种认识一旦得到,那就不得了。只要人有拐杖,有借口,人就会一直用这个拐杖和借口。比如说我之所以找不着好的男朋友,就是因为我比较胖,其实往往可能是心里不够美,既然你胖,那你要有对冲性因素,把你的胖压下去的对冲性因素有没有,明明你胖,又没有对冲性因素,那肯定你是劣质资产了,这个还需要再找原因吗?就这种认知有没有。
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再来看集团的战略,我们就看得很清楚,集团的战略,你们看民营国有,就很有意思,国有的,民营的集团的战略的核心特征是,既要做强,又要做大,在做大当中做强,做强的过程当中还要做大,强调速度与执行力,强调高速运作的小企业,也可以用于低速运动的大企业,拥有相同的竞争力,强调狼性执行力,可以在资源很脆弱,能力很不及的情况下,也能够打败基础比较厚的大企业。一句话,民营企业相信战略就是创造奇迹,做到本该做不大的事。而他的战略中心就是产品市场占有率,战略长度相对比较短,五年时间就够了。
最近,民营企业在战略规划上有些新的突破点,把握中国动力,推动商帮发展。国有企业他的战略的特征,我们来看看,内部靠计划,外部搞市场,内部越计划,外部市场竞争力越强大,所以他的一个特征是打群架,玩大时空,算大帐,不计较一时一地之得失,来做产业大幅度之得失。所以国有企业的这种力量,其实是非常可怕和庞大的。所以我们知道下一步整体上市,可能会削弱这种力量。下一步,很多国有企业高度市场化,可能会削弱这种力量。但是可能这就是个舍弃小我得大我,国网再这么发展下去,真的可能在国网内部能培养出ABB、西门子级别的电器设备供应商。国网再这么下去,智慧坚强电网做好了,特高压做好,会形成一个高效率智慧电网。但是他越封闭,可能会对发电企业,用电企业,整个能源作为一个要素,价格的降低,会形成一个障碍。所以我们改革的时候,为什么包括这些央企,都要打开,推他们的混合所有制,强迫他们把产业链去封闭化,这是一个中央看清楚这种做法太具竞争力。他是形成一个古怪的强大的强者越强的稀释效应,虹吸效应,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这次的国资改革,打破这种虹吸效应,反过来说,因为这种虹吸效应太厉害,往往也会造成垄断。国有企业追求的是多任务平衡。我的公益目标,经济目标,我的社会公益性和市场性,双重,乃至于有时候还有一些政策性等等,这个多重目标的多重任务的,包括维稳的平衡。国有企业逐步想明白了,我的战略的重心是以内养外,内部越计划,外部越市场。以短养长,短期的产品利润多元化,来养长期的专业化,归核化,以行政养市场,内部来回调动各种资源,哺育胖的企业,强大的企业,给一些内部交易,给一些内部生意给部分弱的子公司,把他培育起来。最后用行政把市场能力养起来。
最后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的战略长度,原则上应该比民营企业长,我们建议是十年,有人说白教授,不是国资委老要我们做五年规划吗,大家一定要知道,国资委只是国资委而已,好吧,就是你在做战略的时候,你应该为自己负责,做十年战略,然后报五年规划,不能因为国资委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以前在《新概念英语》里面有一篇小文章,很值得关注,他说我女儿特别爱读书,读书到了痴迷的地步,后来我们家乡有一个快餐店,就是开始做促销,你去讲一个故事,你读书完了以后,知道一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完整的讲下来,给你一份快餐,结果他女儿就变了,不给快餐不讲故事,也不爱阅读了。战略是你的事,不能因为国资委让你出五年规划,你就出五年规划,国资委最近要,你再做,这个本身是有问题的。有很多企业是长周期产业,一个项目立项,投资,建设,达产,五年就过去了,甚至五年还不够,但是我们为什么一定是五年规划呢,它是我们国家体制的一个基本节奏,但是并不是你企业的独有,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特别强调独有这个东西,独有理论,独有路径,其实至少也有个解放思想的意思,不能再按照五年来做了。它的战略最新的突破是用产业思维做企业,用计划的手法强化生态链,产业链,参与国际产业组合,混血式,混合所有制式发展。
大家说,国有民营外资战略不同,规模不同,集团战略是不是也会不同,是的。大中小集团,它的规模不同,其集团战略也会严重呈现不同特征。我们来看看,中小型集团的战略的核心是投机战略,大型企业的战略核心是取舍,做什么,不做什么。而超大型集团的战略的核心是,创造未来,超大型从来都是重新定义一个,我独享的未来,智慧地球,这就是IBM完全创始的一个全新产业,它一定会推动未来智慧化,未来越智慧化,各种IBM的软硬件,就会销售掉不知道多少,它所有的优势,都集结在数据的抓取,分析,应用,它甚至可以整个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一个应用端,集成端,所以他那种创造未来特征非常明显。
中小型的集团的战略要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捕捉机遇。大型集团的战略的核心要素是,把握产业规律,驱动地区发展,把握政策变迁,而超大型企业是在国家战略国际化,资本运作里面打圈圈。中小型企业战略的本质是预谋加应变,大型企业战略的本质是构成一个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的稳定的成长序列。而超大型集团,往往去推动捕捉一种人造经济,由我驱动的新型发展,新型经济。这个我不得不叹服阿里巴巴,单枪匹马缔造了中国的电商行业,现在是一个无所不能渗透的,高渗透型一个网,在所有传统产业里覆盖过来了。
事实上中式电商,就是阿里巴巴一家摇旗呐喊,塑造出来的人造经济,我们最熟悉的人造经济,应该是美国的内华达州,在沙漠上建起来的拉斯维加,和后来迪拜向拉斯维加的致敬版,就是迪拜建沙漠里的中东华尔街,这是一个,就是对内华达州这场前所未有投资的一场致敬。后来鄂尔多斯整个崛起,又是向迪拜的一次致敬。这次人造经济,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可打造自己的小型人造经济,人造经济不是由他人来决定的,我自己玩一个新花招,我自己定义一种商业模式,打通了以后,就构成了一个小人造经济。
好,从重心上来讲,小型企业注重产品与市场,大型企业注重产业组合,超大型企业注重实业加资本运作,当然他们相应的,战略长度也各自不一。战略思考重点,中小型企业是商业模式致胜,大型企业是用产业思维做企业,超大型企业是生态链,产业链塑造的手法,去异化,去形成自己抬轿子的小兄弟,从而攫取最大化的利润。
真正开阔性的思考,在我们这堂课之后,大家还要走得更远,一个真正的大集团的战略,不仅要研究我旗下的若干分公司如何围绕我整个集团的战略来,围着公转做自转,研究我各个旗下的子公司,围着我的公转做自转,更要进一步研究我如何裹挟我的供应商,经销商,把他们纳入到我的整个战略里面来,让他们在我战略里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个供应链战略,甚至上到一个更高境界,产业链战略。如果说三星有什么厉害的话,就是三星的超级全产业链战略,库克如果牢牢的接过乔布斯的旗帜,持续玩创新,估计还能够抵御三星,但是他还开始也玩低成本的时候,就忘记了三星几乎不用任何外部采购,就能够全部的在三星内部,把他的所有的数码产品都生产出来。就靠这一点,库克这一辈子玩成本,不是三星的个,现在如果不是有他们的巨大的搅谋和乱谋,用法律战打乱三星的脚步的话,几乎没有办法,只能玩美国最著名的搅谋和乱谋,法律战,骚扰战,专利战,这其实已经是弱者了,越弱者越喜欢用规则去干扰别人。
好,再厉害一点,生态链战略。美国的生态链战略,可以说到了最高境界,美国友7个最重要的盟国,包括日本是他的重要的盟国,然后有40几个与美国构成多边,双边重要关系的国家。美国的周边,抬轿子的小兄弟们,如何给美国抬好轿子呢,美国的绝对安全观,和美国向盟友输出反导,使得美国所有的小兄弟们都能感受到美国的厉害,像以色列这样的耍流氓的,美国无条件,无原则的支持以色列,使得全球的小兄弟们都愿意跟着美国,最近越南都想跟美国结盟,你看看美国的生态链战略建设得多好。包括现在放纵日本,让日本构建亚洲版小北约,这典型的一个生态链战略。仅仅用自身的子公司、分公司,去完成复杂战略动作不算牛,因为你的体量毕竟有限,用你的生态链去做你想做的事,用你生态链里的大大小小的小兄弟们,把你的使命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带着你的使命,去围绕着你干活,这是很可怕的一个境地。当然不光美国的生态链战略用得好,基地组织的生态链战略也用得很好,基地组织人与人之间都是单线联系,抓住一个人,上下游抓住,断了,甚至短线,因为人与人之间是通过定期更换密码的邮件来联络,时间长了,那个密码更换了,抓起来找不着了,所以基地组织为什么永远我们抓不着,但是基地组织用文化,用原教旨主义,用对美国的仇视,把所有基地组织的成员用文化联通在一起,所有基地组织成员,在不同的方位,利用所有可用的武器,可以对美国,只要造成实质打击,就是对安拉的歌颂,这个用文化构成一个超大生态链战略,这也是美国对付不了的,因为他形成了不对称战略。
最后最高境界,超边界战略,组织卡特尔,辛迪加,超联盟,大垄断,各个国家都在严防死守这种公司。但是他们会定期出现,全球硅料生产联盟,陶氏,三菱,瓦特三家,控制了全球的硅料的设备,不向中国开放,中国连单晶硅、多晶硅都制造不了,但突然之间,他们不约而同的大量把各种生产线,几乎同时的不对称的,隐密的,一一的,阴暗的给了我们N多厂家,我们很多厂家觉得,单多晶硅这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我们一下进口这么多条生产线,结果我们一夜之间醒来发现,中国单多晶硅彻底过剩,他们同时进行技术转移。反过来就发现,在下游,因为单多晶硅彻底过剩以后,硅料降下来以后,整个原材料供应就过剩了,结果我们发现,陶氏、三菱、瓦特却是下游很多辅料,以及集成端的真正的布局者,这真的是把隐谋,构谋,乱谋用到了极致。同志们,我有一本拙作,叫《超级集团战略》,诸位,如果关注这点的话,请拜托,真的看一下,呕心沥血之作说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好,换言之,今天来了很多央企,还有像中国信达这么的AMC,资产管理公司,到他们这个程度,如果还在傻乎乎的用通常公司采用母子,总分,刚才我讲过的这么一个简单战略,其实仍然不足够,还得要更超出去,在供应链战略,产业链战略,生态链战略,超边界战略上有所作为。你们看看华融的赖小民总怎么玩的,跟各地的金融平台再构成一个大复合基金,华融彻底像个八爪鱼一样,渗透到全国的N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去了。信达的整个发展,要超越的话,真的在这点上,在超级战略上,要有所作为,中国邮政亦是如此。
好,很多人在问,白教授,分析型如此可靠,构建型如此高风险,你是不是想害死我们,你给我们推荐构建型战略,我想说一句话,构建型战略呢,在一年里面来看的话,构建型战略选择了小概率,关闭了大概率,分析型是选择了大概率,摒弃了小概率,分析型更安全更可靠,构建型更不安全,更危险,一年里面来看。但是从十年里面来看,一个企业在一年里几乎做不成任何事,一个企业在十年内几乎可以做成任何事,选择小概率,恰恰是最成功的一种选择。如果你们领导人能够连续执政10年,但这个10年是虚指,较长时间,你们领导人有较强的对企业的掌控力,构建型战略是对勇敢者真正的致敬和回报。构建型战略选择了一个小概率之路,但是坚持下来,长期投入下来,动态的使战略进化,获得的优势,远远超过了机械型、分析型战略获得的优势,别忘记了,分析型战略所有的获胜,是旧时代的获胜,它胜了荷包亏了脑袋,它胜了也是个笨战略,构建型战略是一面变富,一面变聪明,是双修。
所以诸位,我没法强制的说,谁好谁坏,我想一个争论,一个新的启示,应该是以开放的姿态进入到大家的内心的。真正的未来的东西,往往看起来就是与我们的常识还是有点相悖,如果你们想听到有关于常识,有关于完全吻合我们既有知识的东西,可能我们这堂课还得讲另外的东西,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新的认识,新的探索,所有在大家内心里面形成的疑问,要么会作为一个问题缠绕,要么会作为一个动力推进,就在乎于你怎么样的价值取向,所以我的课程,带来的更多是疑问,而不是豁然开朗,我想这可能是境界吧,豁然开朗是把你们当傻子的,把你们当看韩式电视连续剧的观众,但是我们来点美剧,来点推理剧,好,谢谢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