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有《楞严经》般启示性的管控回答之二

(2014-07-09 11:21:23)
标签:

股票

分类: 集团管控

第二个问题,迦叶问道,一个多层次控股的股东,在到第三,第四层级子公司的时候,其知情权,表决权被放高倍数大了,但其分红权并没放到啊,资本的控制到死是怎么实现的呢?答:资本在子孙公司,乃至重孙公司的利润形成之前,仅凭十种手段就获得了足够的“分红"---1,控制子公司现金流。2,使用子公司融资杠杆。3,借用子公司质押抵押权。4,调度使用子公司富余资源。5,在不同持股比例子公司之间,趋向于把更好的业务腾挪到高比例持股子公司中去。6,推动有利于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内部交易。7,推动有利于集团价值最大化的税务筹划,资本运作,资产运作,表外融资等行为。8,把子公司的人脉,商机,关系,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权,各种壳资源进行挪用。9,把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费用和成本置入到该公司来。10,对子公司战略任务,定位,考核要项,资源配置所进行的调整。而且这十个方面的控制都是合理合法进行的,一句话,合规管理背后的可进退余地非常大,越居于社会顶端位置,其自由度越大。只不过资本市场的约束,舆论的约束,人力资源市场的约束,会使资本考虑道德议价----但不是先道德,后利润。而是获得利润的吃相不是太难看,不会引起太大的非议和用脚投标。所以,这就是个社会进步的问题,道德进步的问题,社会治理能力发展的问题。就说美国怎么样呢?其实是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高发区,好就还在美国道德进步的慢,很普遍的董事长兼CEO使得内部人控制灾难深重,总算把资本家报复了一下,但是是双输多输。没关系,社会就是这样,企业是个实践的结果,不是理论,所以,企业是一个镜子和时代综合因素的产物,完整的折射了当下的社会,乃至于把社会做了更进一步的立体主义式复杂化重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