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超级产品必须把握好几个节奏与速度

标签:
白万纲产融结合集团管控财经 |
分类: 集团管控 |
一, 形成速度文化和速度基因
过去资产被我们看的过重,又过于纠结轻资产,现在看来我们对动能的把握不足才是关键----比资产规模,经营设施,竞争格局更重要的是运营速度,快是打败次快因素的关键,不管对手有多少优势,只要它在速度上输给你,它就只拥有次于快的因素,而快这个优势,相比于其它次于快的因素,其作用力是指数级的。因此如何把握速度优势,形成速度能力是关键。
我们发现中国产业企业在组织架构上,是不速度的,乃至反速度的。从全球来看,但凡要发展得好,柔性组织、矩阵式架构,内部多层次的非正式部门委员会的推进都是以速度最为先,中国的老大笨粗重金字塔式的架构、多层次的科层制架构已经严重阻碍了内部的各种速度---思维的速度,交融的速度,创新的速度,学习的速度,决策的速度,发现错误的速度,纠偏的速度。所以一个绝对的大挑战是:如何形成速度优势。
发展中的产业,基本都在高波动。对于高不确定性高的领域,必须学习半导体行业的硅周期(旺两年衰两年平一年)驾驭者,那些在行业剧烈盛衰中,像驾驶一级方程式赛车般驾驭企业的能力一旦建立,再回到正常行业,就像从高原训练归来,回到平原上一般的优势是很可怕的,快速学习、应变、再造是其奥秘。
也有很多企业在思考高科技,互联网为什么很快会造就世界级的企业,而在传统产业打造同样的规模需要数十年乃至百年。其实真相很简单。高科技,互联网产业极度压缩了时间,打开了时间的内宇宙,甚至扭曲的时间,以及抢占了其他人的时间(知识管理,专利,创新的汇聚),通过大量的尝试加快发现创新和淘汰错误,利用不同风格的创新进行交融,进行自我破坏以抢在他人之前进行创新。以及同时做多个相互冲突的创新,加快创新的发现和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加快成熟模式的出现。
在高科技,互联网产业,同时使用的并联进行多项目创新(传统产业往往用串联),大量多层次多维度尝试,发现错误立即改进,发现成功立即放大(传统产业资源和运营过程的浩大工程使得创新往往是单点的)。压缩时间式的大量投资,加快结果的出现(无论好坏),创造未来而不是等待未来。病毒式营销,极大程度的加快时间进度。利用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乃至创造生活方式。试想这种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对时间的认识,驾驭如果被传统产业认识和把握,其引发的结果又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