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彩集团战略与管控问答之434:三中全会改革之后,对地方国企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2014-04-15 07:45:14)
标签:

白万纲

产融结合

华彩咨询

集团管控

财经

分类: 集团战略与管控问答

在三中全会之前,上海等地已经开始探索地方国企改革。地方国企改革,有几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历史上就是重包袱。第一,资产证券化率过低,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地方办国企,在很大程度上,把政府职能、政府该干的事由地方国企背起来,地方国企如果纯粹是背起来地方政府的职能,但是又没有一个好的融资平台,纯粹只能靠政府信用融资,和地方财政担保融资的话,最终只会把地方政府架到火上烤,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第二,地方企业发现,活力不够,竞争能力不够;央企来了以后,就被打萎缩了;民企来了以后,也被打萎靡了;到异地,到跨行业去发展,风险控不住;在本地发展,市场化的项目干不过民企;资源性的牌照性的项目、垄断性项目干不过大央企。这些超大难题里面,又会细分为:融资平台管理,专业化投资公司的管理,传统上历史包袱过重的实业型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已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各种内部交易管理的难题,以及工艺类公司怎么投资发展、怎么管理的问题,以及委托公司怎么管理等难题,已经困住了地方国资委的手脚,使得所有地方在经营当地、推动当地发展的利器——国企已经黯然失色了。第三,各地国资委之前是全抓全管,是万能监事会,加万能董事会,再加万能投资发展管理中心。如果推进国资委以管资本为核心,对企业要进行比较简政放权的管理,就管资本的进出,管收益,经营权下放,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国资来讲,其作用是不得了。而越欠发达地区,越官本位,国资委,包括其他厅局办,凌驾于企业之上,对企业颐指气使的现象越发严重,所以这样的一个简政放权,以管资本为核心的转变,对地方国企的活力的激活是巨大的。第四,就是在选人、用人、激励等制度上面,与民企的对接,与市场化的对接,势必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当地国资的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