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产融模式给中国的启示
(2013-06-27 07:27:13)
标签:
白万纲财经华彩咨询集团管控集团管理 |
分类: 集团战略 |
通过对其他国家产融模式的阐述,可以得到以下对中国的启示:
(1)超级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一国经济绩效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鉴西方发展国家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超级产融结合模式,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我国的经济存量结构、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超级产融结合模式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世界各国因经济、社会以及历史传统的不同,其结合的方式各有特色,即使在同一国家中,因发展的阶段不同,超级产融结合的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超级产融结合的问题上,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一切合理的选择都应该因地制宜地考虑一国的实际情况,只要某种模式有利于协调本国产业结构和产业规划,有利于防止金融风险,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这种模式就是合理的。
(3)
从各国的超级产融结合实际演变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场主导制、银行主导制还是政府主导制,超级产融结合的融资结构中,企业的内源融资比重非常重要,能有效经济波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外源融资中直接融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健全和规范资本市场,降低直接融资的成本有助于储蓄向投资的转换,提高投资效率。
(4)探讨银企关系是国家超级产融结合模式的关键性问题,美国市场主导下的松散型银企关系以债务信贷关系为基础,德国的全能银行下的银企关系中银行可以通过参控股企业实施监理控制,日本的主银行下的银企关系银行与企业交叉持股,韩国的政府主导下银企关系以债权融资为纽带,由此可知,银企关系的根本差别在于是以股权还是以债权为基础,其安排取决于政府的角色和特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银行体制。
(5)不同的超级产融结合模式对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影响不同,美国的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影响微弱,采用“以脚投票”的方式制约企业的运营,德国的银行可以通过股权、人事、投票权等方式对企业治理实施强有力的干涉,日本则通过相机治理机制来实现对企业治理的监督和控制,韩国的银行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基本没什么影响,由此可知,探索合适的超级产融结合模式有助于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超级产融结合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而实现了形态的逐步演进,它提高了资本的形成能力,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并提高了投资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经济的进步也反过来作用于超级产融结合,随着经济现象的变化,产生了许多超级产融结合的新方法和工具,使超级产融结合的内涵极大地丰富了。
不同国家的超级产融结合模式受各自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模式。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建立在经济的自由运行的基础上,发达的资本市场使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更为盛行,金融中介机构参与市场竞争的地位平等,超级产融结合受市场的引导作用为主。德国的全能银行制产融模式以全能银行为中心,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市场的作用被弱化,银行通过人事、股权等方式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治理,银行的作用无以复加。东亚的产融模式对我国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日本的主银行体制在战后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企业往往会选择一个主办银行作为密切合作的对象,银行与企业直接业务联系紧密,有时不受经济效益原则的约束。韩国的政府主导型产融模式独具一格,政府对经济的控制非常严密,银行被赋予了监督企业运行的职责,但其作用被弱化,企业对银行的信贷过分依赖,内源融资不足。
对我国而言,积极推进超级产融结合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超级产融结合模式的选取要因地制宜,结合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史,选择合适或过渡性的方案,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经济的稳健发展。
前一篇:东亚超级产融结合的奥秘
后一篇:中国超级产融结合之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