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利好因素驱动民企超级产融结合

标签:
白万纲财经华彩咨询集团管控集团管理 |
分类: 集团战略 |
一、政府放宽了对民企的政策限制
长期以来,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投资领域受到诸多限制: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存在诸多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审批环节繁多,准入条件苛刻;保护民营资本投资的法律规章尚不完善,服务体系很不健全,合法的投资收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为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我国政府对民营资本和企业的管制逐步放宽。“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态,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都应该对我国的民营资本开放。国家逐步清理现行的投资准入政策,打破所有制限制、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未被法律法规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将向民营资本放开,为民营资本进军金融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进入金融机构以获取融资便利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民营企业超级产融结合发展刚刚起步,尚处于表面的原始阶段,为了缓解资金需求压力,争取从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仍然是目前不少企业进入金融机构的最主要原因。对于规模扩张迅速、投资多元化和资金流相对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来说,能够获得更大的信贷支持显得十分重要。例如以饲料为主业的新希望集团,在围绕主业开展并购和进军房地产业的过程中,成功地利用其参与金融业的背景获得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获取资金便利的手段大致归纳如下:以商业银行大股东的地位获取银行巨额贷款和授信;以上市公司股权抵押贷款,拿金融机构的资金来充实自己的现金流;以投资证券公司为名义拿钱给证券公司炒股等等。目前民营企业参与超级产融结合,更多地是注重短期利益,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潜在风险。
三、投资多元化以分散风险
投资于金融机构是民营企业实现投资多元化的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商品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形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格局。尤其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投资风险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面临窘境,而开拓新行业亦要面临巨大挑战。此时,把投资目光转向经营利润颇为丰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参股来实现主营业务的多元化或实现转型,不仅可以开辟便利的融资渠道,比较方便地获得低成本的融资资金,也可以抵御行业周期变化带来的风险。
四、获取金融业高成长的利润收益
金融业是我国长期以来一个垄断保护行业,行业利润一直高于社会平均利润。而且从国外及其他行业的市场开放的进程来看,垄断行业在逐步放开时,往往会产生爆米花爆炸的类似效应,市场放开会带来市场的巨大膨胀和活跃,而且带来超额利润,谁进入得早,谁就可以在市场利润的分配上占得先机。近几年中国银行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资本的平均收益相应地高于其他行业。民营资本参股商业银行主要就是看好其良好市场信誉和预期中的投资回报。
前一篇:超级产融结合—央企发展的必由之路
后一篇:民企超级产融结合充满了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