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案例(通用汽车公司)——事业部制组织应用

标签:
白万纲财经华彩集团管控集团人力资源内控体系整体战略 |
分类: 集团管控 |
(1)通用汽车公司事业部制构建背景
20世纪初的并购战略使得通用汽车领导权完全集中在少数高级领导人身上,然而事与愿违,这种组织形式造成了公司各部门经营状况混乱的局面:
带来内部管理混乱和总被被架空两大问题,致使通用汽车在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中摇摇欲坠:
管理混乱:
总部被架空:
(2)通用事业部制组织变革过程
斯隆在《组织研究》报告中,建议将力量最强的汽车制造单位集中成几个部门,提出了新事业部制的主张和原则:
针对通用汽车各事业部各自为政的问题,斯隆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行使必要职能的公司总部:
斯隆改组计划的目标:
(3)参考杜邦化学公司的经验,斯隆依据“分散经营、协调控制”的原则,对通用汽车的组织结构进行事业部制改造
(4)虽然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有权制定其部门所有政策,只服从总裁的管理控制,但为了实现总部目标,斯隆前瞻性的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
首先,公司总部的财务委员会对各事业部进行财务控制,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于1920年的财务危机。
其次,公司总部掌握政策制定权,各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可进入公司总部相关政策制定机构兼职。
第三,为协调各事业部的行动,共享相关资源和信息,建立各事业部间委员会和事业部与总部间委员会。
第四,设立新的管理层级——“集团经理”,不直接参与各事业部的运营,协助公司总部、董事会和总裁制定相关政策,协助事业部执行政策。
第五,公司总部设立“参谋机构”,目的是为运营管理处的首席经理就有关技术和商业性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对所有的业务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5)通用汽车事业部制变革的成效
①经过四年多的努力,GM实现了分权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并制定出总部与事业部制间的权力制约关系。
基本结构与特点:
②自从斯隆实行事业部改革之后,通用汽车公司一举超越福特汽车,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中的翘楚,在《财富》500强中也名列前茅。
多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组织机构虽然经常变动,但它所依据的分散经营、协调控制这一原则,却没有什么重大变化。无非是有时分散经营多些,有时集中管理多些。一般来说,在经济繁荣、发展迅速时、公司各事业部的分散经营要多一些。反之,在经济萧条、市场不景气、生产下降之际.总公司的集中管理就多一些。
小结
一、根据产品、区域和客户特性,事业部制将采购、研发、销售等结合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事业部制具有相对独立的市场、利益和自主权三要素。因此它比较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
二、事业部制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特点。分级管理、分级核算和自负盈亏的特性使事业部成为较大经营自主权的利润中心。总部也因此得以从日常经营的活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重大决策、投资上,成为公司的决策中心、投资中心。
三、梳理清晰总部与事业部的定位之后,企业的组织管理变得通常,总部决策功能被放大、事业部的经营灵活性被提升、业绩考核的对象得以明确,企业系统价值在分工整合之下得以放大提升。
四、对于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大企业而言,立足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自身业务特征,利用七步法构建适合于企业自身的事业部制组织,有序推动组织变革。
五、通用在20世纪初的组织管理危机在斯隆的事业部制的主张下得以化解,企业发展也得以再一次实现大跨越。中石化通过事业部制的构建,实现了总部分离与功能的强化,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事业部制不仅突破组织规模的限制,也突破了专业化的限制,作为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事业部制值得在大企业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