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联系作者:mars.bay@china-co.com
13818181068
集团公司,从好管的角度来讲的话,这种是最好管的,换言之,母公司是利润中心,子公司是成本中心,当然母公司是利润中心的同时,很通俗的也成为了投资中心,因为战略、方向是由母公司一起代表的。这种方式我们认为是最幸福的,但是你们要知道,刚开始一个土八路公司,从长子为父,慢慢地走到这条路,他是自然而然的,根本不要你去教,但是紧接着,他就走上迷途了,为什么,他发现各个子公司这样管,我母公司太操心了,他们在下面的人就是干干活,拿拿工资,而各个公司里面,因为他本身这个企业,虽然把各个子公司采购、营销集中在一起了,因为他刚开始,他不会自觉地去注重制度建设,所以各个子公司会搞得共享性很差,时间长了以后,这个老板就干累了,干脆就会授权下去,其实这个授权,更多情况下,相当于承包。比如说一年你给我交多少利润,我给你多少万年薪,就慢慢地,其实变成了一个大的集团,一个大的总部,若干子公司,但是每个子公司各干其事,甚至有很多老总把一些子公司老总,在子公司里入点股份,入点股份以后,就相当于是你的公司了,你会好好做,我呢,就不怎么努力来做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要知道,从这一步走到那一步,很多中国民营企业走了30年,至少是20年,心都搞累了,虽然他知道,这样管控非常好,但是心搞累了。
而且就企业发展里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集团里面,总部刚开始,你们从这张图上看得出来,总部一定应该是有很多强势的人,否则他没法把下面各个子公司的人给管起来,但是企业的贪婪是物质性的,所以他一旦找到一个好的项目,不管是多元化的还是专业化的,他会把总部的人往外派,因为子公司,你们看得出来,子公司从这张图上看得出来,没有培养人的机制,他就是这个高度被剥离的一个成本中心。所以总部会逐步把人往下派,派到一定程度了以后,总部空心化了,总部没人才了,优秀人才全部到子公司去了,所以这才出现了我们市面上经常见得到的母公司很空壳化,子公司诸侯化,他其实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而来的。所以你给他说要集权,他们会觉得很诧异,因为他们集过权,那一段时间效果不好,他们才进一步放权的,直到你告诉他,因为你们当时集权的时候,没能有效地做好人才规划,没能管住你们的欲望,如果你们能管住你们的欲望,在人才跟不上来的时候,甚至暂时不讨论这个项目,使得集团公司保持一定的能力,他会觉得很可笑,他甚至觉得你是书生之谈,那么好的机会放在那里我不讨论,我不是大傻瓜吗。
这个问题就是这么的,那么我们现在做集团架构设计的时候,就是首先要解决总部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投资中心,子集团如何成为好的利润中心,孙公司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成本中心的概念。那么根据这段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总部事实上管时间长了以后发现下面的各个子公司里面,有他自己的事,而且子公司自己在搞自己的运作,我老干预,子公司不高兴,积极性会受挫,而且总部的人说穿了,也没有积极性干预下去,因为总部的人一般薪水是固定的,管多管少就那么多,所以尽管刚开始有个别人想管下去,而且管得有点积极,但是这个制度安排你们看得很清楚,时间长了以后,肯定是总部的人慢慢受挫了。那么也因此,作为最上面的这个母公司,我们认为从长期来讲的话,就是解决如何从现在的这种机关化、空心化、文职化,这么一个现象,走到真正能够指挥的一个总部,指挥的这么一个大母公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