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控三分法的指责可以休矣---可以休矣

(2009-10-21 16:10:20)
标签:

杂谈

分类: 集团战略

管控三分法的指责可以休矣---可以休矣

---续批管控三分法及告管控申遗工作联盟书

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自从白万纲先生的一系列关于三分法和分权界面说的文章问世以来,业内各种言论都先后出山了,沉不住气了,我,白万纲本人收到的各种电邮超过千封!各路人放出各种武器,而我就用一个万有引力而已,等它们自己掉下去。

最离谱的是,居然有人声称他的本科老师在二十年前就告诉他有管控三分法!?二十年前?

关于古尔德等人在八十年代提出组织文化风格三分法的说法源头来自于我,但我后来更正过的,其实这篇文章发表在1994年,古尔德原创性的提出三分法。是九十年代而非八十年代,这就有意思了,还有人在我的错误基础之上打窝起楼!!!!!!!!!!!!!

可是就有那么一个老师居然在二十年前就“晓得了”,根据我错误的出处得出一个合理的时间,太高明了,太令人捧腹大笑了。

要知道自从古尔德把这个理论原型创立时就是九十年代了,而该理论原型应用到集团。

除了三分法以外,集团管控这个概念出来的更晚,出现集团管控这个说法也是到九十年代后期,在我,还有几个先发者的倡导下出现,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咨询的子产业的。

再说白了,集团只是个中国概念,我们考虑到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时间短,适应难,就把治理,控制(涵盖内控体系),宏观管理(母公司宏观调控+价值创造)打包成一个概念----集团管控,这位路人可能不知,西方讲治理,讲控股HOLDING,是没有管控概念的,不要说古尔德,王尔德也搞不出集团管控来,更不要说再传给你本科的老师,这是哪个大学的老师跨越时空去古代讲集团管控啊!二十年,紫霞仙子,盘丝洞,五百年前!!!!!!!!!!!

回到未来的工具被拿破仑的卫兵得到将会如何?!很弗洛很伊德!@!!

据说这个老师还告诉这个学生,以后用的时候不要直接使用,要综合使用,比如财务管控+战略管控少许,又比如。。。。。。。

肠子都快笑断了,你能想象么,一个回到过去的老师,嘴里比划着,手里拿着烧杯,一共三个,上面分别贴着财务管控,战略管控,操作管控三个标签,颜色分别是红黄绿,然后来回配着不同的比例,呈现不同的样色,多么刘海粟,多么吴冠中,多么周春牙!

 

有人还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也就三个维度,你怎么就不去把他驳倒啊?

哥们,你可能还不知道,战略分为集团整体战略(公司级战略),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竞争战略只是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之下应该是职能战略。我们要创新或重构也是在前面的集团整体战略上,只要这里变了,战略结构就变了。我们关注点应该在这个层面,然后才是往下,具体到竞争战略时,输入因素很多了,自然输出就多元了!

可能,本科老师还没讲透,理论原型是一段时期内解释我们碰到的问题,以及对隐性结构的一种揭示,把看不见的结构显性化,工具化,就像亨德森发明的学习曲线一样。又或者像弗洛伊德解释的潜意识在我们大脑里的工作机制一样。

但拿原型直接工作,或者把原型综合一下,用来解决问题就可笑了。就像那个来回倒腾烧杯的大学老师,顺便说一下,谁要是知道真有这么个老师,请务必介绍给我,千金为谢,因为说不定他就是从未来回到现在的疯狂科学家,我想和他一起去火星搞个创业板,专门推介科幻小说集团上市。

即使你不创新,或者觉得某个理论原型还是能解决某个若干年后的问题,那你也要把握该理论背后的原理和规律,把握该理论的边界和立论基础。当你把理论化作你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时,你才能在理论指导下解决问题。

JINTAO同志说的好,管理好发展,首先要搞懂普遍规律,以上就是普遍规律。

下一句更好,更要搞懂特殊规律,特殊规律是对普遍规律的情景化应用和驾驭。

但特殊规律绝不是几个普遍规律的调和。

特殊规律的构造和内在机制远远比普遍规律复杂。

它是若干输入因素,内在机制,应用边界决定的!

集团管控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它相当于OEM,集团出资人意志与治理结构,集团整体战略与单元战略之间的关系,出资人保障自己利益的内控思想和体系,总部的结构和能力,都在管控体系形成之前,管控就是在若干输入性因素下,把上层建筑和基础结构打通,你用三分法做个原则判断可以,但管控体系就要比这个东西深入的多了!

三分法集团管控模式在集团管控研究和实践初期,的确加强了人们对管控的认识和理解,但实际上,对于现在我国企业集团管控水平的提升,起不到任何帮助,反而消极影响不小。

三分法只是原则,怎配称模式?三分法只是告诉我们,集团公司应该管哪些东西,是集权还是分权,仅此而已,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在哪些方面应该管到什么程度,更没有告诉我们对这些方面如何进行管理。模式是一个有机体系,是对理论的有机简约,比如我们说发展模式、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等,都是在几个大的原则下,更有一系列丰富的运营内涵做支撑,如果说三分法也配称集团管控模式,那内涵也太寒碜了,是对模式定义的侮辱。

在实践中,当企业集团提出加强集团管控时,三分法集团管控模式实际上不足以解决问题,因为三分法是原则而不是手段,是方向而不是方法,是点状思考而不是体系构建。三分法是一个很好的管控概念,但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操作意义。

初见三分法,不少人相见恨晚,并自鸣得意的现象,自以为得到集团管控的真谛。但是,常有企业集团在了解了三分法之后却无从下手,常有初级咨询顾问在向客户企业集团推荐了三分法之后而无从下笔的现象发生。更有不少管理咨询公司的初级咨询顾问以仅知道三分法为荣,并向客户企业集团大力推荐,就难免会出现学艺不精而害人不浅的结局。

 

 

那么,为什么在我九论三分法之后,这么多人还在替三分法请命,替被埋葬的东西还魂呢?

一句话,某些人整个的理论体系,操作体系都是基于三分法的,真的要把三分法搞没了,我们怎么搞啊,以前的客户怎么交代,以后的项目怎么做。

哎呀一哟咦得喂,哎呀呀呀呀呀呀,我怎么去见我的--------

教大家一招,靠管控三分法过日子的公司不少,完全可以组成一个管控三分法申遗小组,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嘛,到那一天谁还敢这哪哪这的!

 

鲁迅在沪上法租界时说过一个旧闻,有一年国民政府提倡改用公历,不再用万年历了,很多人就呼吁海上舟子怎么办农夫种田怎么办?不亦乐乎,翩翩起舞,歌舞升平,紫气东来!!!!!!!

后来一查,呼吁的都是万年历印刷商。

而中国最后还是用了公历,今天是2009年10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