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精细化管理的集团管控体系构建之八——华彩独创三类管控子体系
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联系作者:mars.bay@china-co.com
13818181068
那么具体而言,管控我们认为由三大类子体系构成,所以华彩的管控体系,又被叫做复合式管控体系,它是复合而成的一套管控体系。那么华彩的管控体系由战略、财务、人力资源、文化等管理类子体系,作为第一板块,也就是母公司要把管控体系做到位的话,首先战略、财务、人力资源、文化这四个子体系必须延伸下去。当然这四个子体系属于必管,不管怎么样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这四个方面必须要有,这是第一大类,管理类子体系。第二大类,业务类子体系,有研发、制造、供应链、营销、品牌、联盟等多个子体系构成,而业务类子体系有个特点,属于或有管控,或管或不管,不一定都管,他是看情况的,看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专业相关度,可行性、必要性。第三大类是辅助类的子体系,辅助类子体系由信息、审计、内控、风险等等构成,那么辅助类子体系它有个特点,是你母公司必管的,肯定要管,但是子公司如果情况越差,子公司所在地方的法律环境越差,子公司的中小股东越是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那么这方面你越要强化。所以全球化企业你看,辅助类管控都非常厉害,是因为他要适应不同的法律环境,不同的监管环境,而且越是投资大,越是企业成功,辅助类管控就越重要,在企业小的时候,正在成长的时候,辅助类管控,有可能因为风险意识过高,屏蔽意识过高,使企业停滞不前,丧失机遇,但是企业大了以后,辅助类管控体系就变得很重要。一句话,辅助性管控体系,根本上就是看外控好不好,外控越好,辅助类越差,监管、法律、舆论、监督这种外控环境越差,辅助类可以越少一点,但是外控越差,尤其是职业经理人的守法意识、内部人控制越严重,辅助类越要强大,所以整个中国这次的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是外控很大,至少哪怕我们到外控很好的环境里面去,因为国家歧视,我们所面临的商务环境也很差,所以需要强大的辅助类管控体系。
那么这是华彩最伟大的发明,我们认为管控体系具体而言,由若干个子体系构成,一句话,我们可以举三种状态,非常有意思,可能一个集团公司,对所有子公司的战略管控是完全一样的,而财务管控是各有变化的,以及其他的研发、营销是看菜下饭的,是不同子公司有不同的管控,他完全可能是这样组合的,有可能其中有几条线,是大通关,是完全一样的,而部分条线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对集团公司来讲,对所有子公司管控,应该是最小公约数,就这些全部应该管,但是管到最底限就好了,然后再根据各个子公司的情况,不同的分门别类地在底限之上多余出一部分来,这是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不同板块的管控子体系,大约是一致的,跨板块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不同板块的相对一致,它往往是底限最小公约数是一致的,华彩提倡,不仅要复合性管控,而且复合性管控,对所有子公司最小公约数完全做到,对你母公司所有部门来讲,对所有子公司最基本的战略管控、财务管控、供应链管控,全部要有,然后再根据各个子公司个性化,再挑肥捡瘦,这是华彩的复合性管控最大的特点,这点一定大家要把它表述出来。
那么有了这个以后,那么我们这个管控体系就伟大了,它的厉害就在于,我们不承认有什么具体的一个财务型、战略型或操作型,我们认为所有的型,就是若干管控的一个复合,它是复合而成的,加总而成的,当然不是简单加总,各个管控子体系之间还有一个化学反应,还有一个相互的接口,功能上的连接,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所以我们认为,母公司在同一个板块,母公司对子公司有一个最基本,最小公约数的一个底限管控以后,再根据各个子公司的特点,我再分门别类,重点突出几个附加管控要项,这样对母公司的综合部门而言,挑战最小,不用人仰马翻,不用对各个子公司都施以个性化管理,这个工作量太大,但是整个集团,随着集团管理成熟度更高,那么底限的最小公约数部分不断变大,公司就逐渐可以提高它的管理成熟度,到最后,最小公约数变得相对大,甚至完全一致化,那么个性化的管控就消除掉了,到那一天,我们说管控就完全成熟了,可以复制和输出了,在那天之前,有一个从最小公约数逐渐发育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华彩提出来的,管控进化论,从刚开始的最小公约数加个性化管控,到最小公约数逐步发育,这个个性化管控逐步地纳入到最小公约数当中去,纳入不进去的再进行个性化管控,以及到最后,大部分的管控全部纳入到最小公约数,形成一道可复制的,对外复制和输出的管控体系,局部公司才有个性化的管控,大部分公司都已经完全可以纳入到管控体系当中去,分成这么几个阶段,这是我们的管控进化论。
而且我们提出来,有这么多条线以后,事实上每一个总部的部门,差不多都是进行一到几个管控,比如说战略管理部,就是主要实施战略管控,财务部实施财务管控,人力资源部主要是实施人力资源管控。当然这里的主要实施讲的是,它还要牵头组织其他部门共同参与进来,这点非常重要。另外我们特别提出来,集团公司综合部门无边际学说,这是我们华彩的一个大的理论创新,它的理论创新就在于,我们认为集团公司的各个综合部门,它的工作不在乎于他们部门内部的职位说明书,那些内部的职责,而在于集团公司里面所有与我部门相关事务、边缘性事务的处理,我们认为在集团公司里面,因各个部门有一定的管理依托,各个部门内的常规责任和事项犯而不重要,集团公司里面最难搞定的,最容易带来问题和危机的,恰恰是边缘性事务,各个部门之间谁都觉得不归我部门管,但是老总又觉得这些事情应该由你们去管,由此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灰色边缘地带,在各个部门之间,俩俩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之间,部门与子公司之间,都大量存在这个灰色空间,如何引领我们的各个部门,充分地意识到你的工作空间很大,这就是华彩的管控子体系所起的作用,我们认为把管控子体系导入进去以后,战略管理部就知道,整个战略方面的事情,方方面面的事情由你来管理,由你来牵头,财务部亦是如此,从而解决企业里面大量灰色地带无人管的一个问题,这就是无边界学说,各个部门必须有这个意识。
而每个管控子体系,我们认为设计的时候,就是遵照什么原理呢,比如战略管控,首先我们来设计,如何我们的战略管理部,如何参与到子公司的治理里面去,在战略方面埋下很多伏笔,比如说使得子公司在战略章程里面,对于发展的方向、方式,一些宗旨能不能一开始在子公司章程里面预埋下去,这就是首先我们工作的起点,在章程里面能不能做一些约束,包括在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里面,能不能做一些约束,把战略类事项的讨论,包括对战略方向上面,有重大话语权的人,派出到子公司里去,战略方面、治理方面的安排,每一条线,具体设计都是由治理、控制加宏观管理三方面构成的。又比如说,母公司战略部,能不能左右,或者说能不能对子公司战略投资委员会有所影响,因为战略投资委员会是子公司董事会运作的一个基础,所有的预案,首先在战略投资委员会过一遍,然后再上到子公司董事会去。所以我们能不能对这个结构,一开始从治理上面就由部门,当然这个部门不是部门本身,肯定是在老总们的引导下,来参与到治理的设计里面去,所以战略管控,每一个条线的管控,第一步,首先是在治理里面表达相关权利,其次在控制上面,怎么表达相关权利。母公司能不能对子公司战略制度、战略绩效考核等方面有所制约,使得子公司做战略的时候,受制于我们集团战略部。最后母公司的集团战略部,能不能通过刚才宏观管理的这三个方面,来影响子公司的具体的战略的运作,和战略绩效的管理。这三个方面综合下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战略管控,所以才能完全各个部门的无边界运作,财务、人力资源、其他亦是如此,我们公司的整个创建性的认识,就全部在这里,复合式集团管控体系,这是我们一个重大创新,必须把它整理出来,来彰显我们的研发实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