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控篇—驱除六大诟病之不二法门

(2009-05-12 14:09:32)
标签:

管控模式

集团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管控

战略管控

治理管控

财经

分类: 集团管控

在姐姐篇《三大特点引发的六大诟病》中,华彩专家已经全面地剖析了这六大诟病的病源以及病相。那么如何驱除这六大诟病呢?华彩专家将借个施工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继续为您详细解答。

 

施工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一方面,我国建筑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趋于成熟,竞争趋于激烈,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向集团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WTO保护期限的结束,我国建筑施工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著名的建筑巨头的竞争,同时,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如何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局势的演变,使我国建筑施工业结构调整成为历史性地大趋势。建筑业目前面临的这种结构调整将对人力资源策略产生的较大的变化和影响,对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提出更多的要求。 

1、在人才专业结构上。随着建筑业向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发展,在人才专业需求上出现多样化,如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资产经营、设计咨询、装饰装修、物流贸易、建材、机电安装等专业人才。而建筑业产权结构调整也对人才结构产生影响。国有建筑企业的改制是以主辅剥离为先导的,通过剥离辅业,精干主业,在人才数量上得到了精减,也使人才结构得到了优化配置。 

2、在人才任职资格和能力结构上。如,随着进入国际建筑市场,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除了原有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求有外语沟通能力,了解国际工程惯例。在由施工企业转型为总承包和BOT后,对原有的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PMP认证资质,同时具备经营决策能力、咨询顾问能力等综合素质。

3、在人才使用机制上。不管企业重组还是企业跨区域发展,都会带来人才的内部流动和调整。企业多元化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及企业跨区域发展所带来的对人才本地化的需求,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需求时,企业也会从市场进行招聘补充,同时会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人才。所以,从整体考虑,人才引进、人才退出、人才调整是人才使用机制发生变化的主要形式。 

4、在薪酬激励制度上。产业结构调整,势必带来企业所属行业类别的调整;市场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竞争对手也会发生变化。从薪酬策略的对外竞争性考虑,薪酬体系要做调整。随着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从薪酬策略的对内公平性考虑,薪酬体系也要做出调整。跨区域发展对薪酬提出了地区公平性问题,派出员工和本地化员工薪酬体系统一问题,不同区域薪酬水平定位问题,这些都是企业在薪酬制度上面临的新问题。

5、在组织结构上。跨区域发展的企业可采取总、分公司的组织结构设置,也可以是事业部制。相对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可采取母、子公司的组织结构。在岗位设置上,一要体现出行业特点,如工程监理公司的监理工程师岗,设计公司的建筑设计师岗,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项目总经理岗;二要体现组织结构的特点,如事业部制的事业部总经理、大区经理。

6、管控模式。随着组织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管控模式的变化。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管理能力综合考虑可分为三种管控模式:财务型管控、战略型管控、经营型管控。根据企业采取的管控模式来确定母、子公司之间的权责、资源分配关系。

7、治理结构。随着产权结构调整,要求企业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机构,并建立各专业委员会,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有效激励、约束、监督经营者,切实保护股东的权益。

8、在企业文化上。跨区域发展的企业关键是对地域文化的包容;多元化企业的关键是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和制度体系的一致性;而实现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标志。产业要调整,调整了才有优化;文化要整合,整合了才有生产力。

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才能从容应对风云变换的产业调整,对企业战略形成有效支撑。

提升施工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之不二法门

华彩认为要从系统、全局的角度看待人力资源问题,不把人力资源局限于相关部门,而把它作为支持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力量,在企业愿景、企业使命、经营战略、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使之与企业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短期内促进企业业绩提升,长期内推动企业战略实现的目的。

因此,施工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策略和规划,同时在建立集团母子管控的组织职责体系基础之上,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与企业的战略发展。

施工企业集团要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不二法门第一层:确立基于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管理平台之上的。只有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有清醒的认识,对整个行业的走势有一定的前瞻性预测,才能走出繁琐的日常事务,高瞻远瞩地设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制定要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方针为指导,以远景规划所规定的目标为方向, 并且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创新思路。 

不二法门第二层:根据集团集团发展战略和管控的要求设计集团的组织架构,建立集团的职责体系

由于施工企业业务发展呈现跨区域、多元化特点,使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极大的挑战,这首先要求施工集团要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通过建立科学的母子管控体系来优化涉及自己的组织结构体系,在其基础上,建立集团合理的职责划分体系和集团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基于集团的职责划分体系和管理体系,如果没有清晰职责划分的职能职责体系和岗位职责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就会成为位无源之水,就失去了其管理的基础,企业的薪酬和激励管理体系、职业发展体系的建立就无从谈起。许多施工企业集团经常热忠于在咨询公司帮助下,建立自己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却忽视了基于集团战略组织体结构和职责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功亏一篑,甚至自身也失去了信心。

不二法门第三层: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要想提高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之发挥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首先企业要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就是不断地强化人才优势,吸引、培养优秀核心人才,并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上,就应建立以识人、选人为基础的招聘与选拔系统;以用人为基础的配置与使用系统;以育人为基础的培训与开发系统;以留人为基础的人才激励系统。这四大系统的建立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的标志,也是其运行机制的重要方面。其次,为了更好地制定、贯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也要加强培养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可以对现有的人事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或者引进部分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不二法门第四层:建立高效的多方位的人才激励机制。

首先,企业应建立以目标实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具体可采取参与激励、关心激励、认同激励等方式来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竞争激烈、施工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方式的重点应该放到如何体现员工自身价值上,建立以提高员工的成就感、以目标实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让员工更多参与企业管理,使职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励职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其次,施工企业应借鉴国外先进激励模式,制定具有长期性的激励机制。企业若想得到稳步的发展,就必然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如为员工设立长远福利计划″,除了政府规定的养老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外,为员工办理各种各样的商业保险,不少股份企业还采取了股权奖励等手段,使员工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紧密结合。最后,在激励体制的建立上,由于施工集团企业的发展特点,还要考虑集团业务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在不同业务类别之间的差异,解决企业在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的问题。

不二法门第五层: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员工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

首先,对于施工建筑企业而言,施工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由于我国的施工队伍挂靠现象和多层次承包现象眼中,造成施工人员鱼龙混杂,人员素质普遍比较低,新闻报道中,施工事故屡有发生,前一阶段在上海金茂大厦的施工由于燃气管道处理不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因此,施工集团的培训体系要把施工队伍的培训纳入自己的培训体系,对特殊工种等关键人员要加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对新工人或转岗的工人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其次,随着国际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些都使得广大施工企业需要更多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因此,加强员工培训,建立了稳定的人才队伍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国内某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企业里挑选出若干名外语基础好、有一定现场施工经验的年轻技术员到某名牌高校进行外语、国际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经过一年后,这批人员不但熟悉了国际工程惯例及相关国际工程管理知识,而且一次性全部通过WSK考试,企业也为自己开拓国际工程市场建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由此可见,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和员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有效的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

不二法门第六层:加强对项目经理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施工集团企业而言。项目经理合格与否是保证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而优秀项目经理是建筑企业的稀缺资源,所以,必须加强项目经理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第一,建立项目经理人才库,一方面,建立项目经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放到工程队长、股室主任、项目技术主管等重要岗位进行摔打锤炼;同时,选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另一方面,完善项目经理人员的招聘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项目经理人才加入公司;第二,以奖惩为杠杆,建全项目经理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选拔任用制度,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要经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公正的指标考核体系。按照经济指标、信誉指标、安全指标和管理指标,建立了科学公正的指标考核体系对项目进行考核。

结束语

总之,施工企业集团若想在建筑市场开拓市场,促进自身发展,不仅要提高财力、物力方面的竞争力,更要关注企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虽然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这方面水平还存在不足,但通过加强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能做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高效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更多资料,请关注华彩咨询集团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