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型民营企业管控风云记录

(2008-11-06 09:48:52)
标签:

集团管控

管控体系

集团管理

公司治理

财经

分类: 集团管控

不仅是国有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民营企业集团,复星集团、希望集团、联想集团、沙钢集团、广厦控股等一大批产值数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也面临越练越多的集团公司管控问题的挑战。

早在200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即提出应认真思考如何防范大企业的危机。随后两年,在全国工商联举办的重要会议上,“民企风险”不断成为关键词。2004年,全国工商联牵头主办首届“中国企业发展安全高峰论坛”。2005年、2006年又连续举行大型民企首脑沙龙,主题均为“民营企业的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

但呼吁似乎并不能阻止国内民企危机频发的现实。从当年的沈阳飞龙、山东三株、珠海巨人、郑州亚细亚、北京南德、中山爱多、山东秦池、广东太阳神等,到最近两年间的铁本、德隆、托普、创维、格林柯尔、斯威特等大型民企一个又一个辉煌地崛起,然后又一个个悲壮地倒下。这些企业在崛起,而又倒下的直接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企业核心就在于缺乏一套指导企业长期、监控发展的管控体系。战略上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如何抵制“机会主义”的投资行为,坚决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风险如何防范:发展环境风险、市场风险、竞争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等等,都必须逐步建立一套机制和管理系统来解决。

德隆危机的实质是在公司高速扩张的时候,只有产业整合之名,没有产业整合之实,对风险估计和防范不足。即公司没有真正实现对整合行业的分子公司的有效管控,或者这些管控只是流于形式,虽然有制度体系、经营计划和偏差分析,但并未产生利润,各种风险随之而生。德隆既缺乏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层面的分析,也缺乏微观层面出现偏差后改进的有效办法,控股企业众多,但随后的集团公司有效管控却没有跟进植入,陷入了资本扩张的怪圈,导致最终的悲剧。还有,不少企业集团因为把管理层次搞到了五个层级,以致于没有对风险及时有效的进行管控,也最终走到了因风险而倒闭的命运尽头。

针对民营企业集团高速发展管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2007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民营企业增强危机意识,建立防范风险的危机预警机制和用于解决危机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危机防范与危机化解的能力和水平。

反之,如果民营企业集团,在企业高速发展、规模迅速膨胀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集团公司管控和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合理的产业组合,有效地实现整合与协同,获得集团利润。另一方面,通过基于集团公司管控的风险管控,提升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应对不断上升地风险威胁。

复星集团2007年在香港实现整体上市获得市场的热烈追捧,实质上是资本市场对于复星集团多年以来,践行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理念,实现基于整合、协同的产业经营,保持集团整体高效率的运行的嘉许。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成功的精髓在于复星有一套独特的,在多产业协同和专业化深耕达到完美平衡的集团公司管控体系。

阿里巴巴集团2007年也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很多人在惊叹于造福神话的同时,惊呼互联网泡沫再次出现,因为阿里巴巴的市盈率相对于市场一般水平而言似乎太高了。

非也!认为阿里巴巴估值过高的评论者可能没有注意到,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整体的集团战略、商业模式的探索和组合上,已经实现了完整的布局。从阿里巴巴,到淘宝网,到雅虎中国,到支付宝,再到创立不久的阿里妈妈,在几乎所有电子商务的制高点都被马云占领。应该来讲,阿里巴巴的战略是集团战略规划和战略管控的经典案例。阿里巴巴的高股价本质上是投资者对于其战略布局和管控能力认同所付出的溢价。

蒙牛也无疑是中国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传奇,各界对于蒙牛的分析和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认为,蒙牛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对产业价值链有效整合、管控的成功。

蒙牛成功地运用集团公司管控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对于大产业链的经营和管控,进而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工商联煞费苦心的出台加强管控的相关指导意见,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都说明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集团公司管控!

作为中国最大的企业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集团公司管控能力的提升,并在2007年采取了2大核心措施。其一,是配合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要求,与华彩咨询合办20余场集团公司管控专题研讨班,由国务院国资委和华彩咨询专家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授,共有数千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总裁和其他高管层参与研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反响。其二,中企联在2007年9月武汉举行的2007中国企业500强年会中,特邀华彩咨询主持集团公司管控分论坛,与中国规模最大企业高管层深入探讨集团管控之道,成为年会中关注度最高、反响最为热烈的活动之一。

各行业协会、机构也顺应企业要求,积极主办各类行业集团公司管控专题论坛、研讨会、并购重组整合论坛、集团公司管控能力百强评选、集团企业管控诊断万里行等活动。如钢铁协会主办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与企业发展研讨会、施工企业协会主办的施工企业经营管控高峰论坛等等广受好评,投资、房产、传媒、报业、医药、化工、电力等企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也有类似活动。2007在中国大地上,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成长,各相关机构、协会、行业、企业都纷纷投入思考、研究、研讨、实践集团公司管控的热潮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