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军工行业的产业政策是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
(2008-09-04 15:57:11)
标签:
集团管控集团管理集团化集团型管控集团型管理集团行管理战略管控 |
分类: 集团管控 |
国家对军工行业的产业政策是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一)
1998年以来的脱贫能力调整使得国防科技工业使得军工经济规模与效益快速提高,能力结构得到优化,转变体制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军民协调发展。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收入与利润快速增长,2007年1-11月,收入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5%、104.4%。2007年国防科工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建设创新型国方面科技工业体系,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证券化奠定基础。2008年国防科工委工作部署中又以航空工业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作为重要任务。
2008年1月7日,2008年国防科技工业会议在北京开幕。全面总结了2007年取得的十项成就和过去十年实现的五大突破,明确提出一个总体工作思路,重点部署了2008年的十项工作。国防科技工业会议提出以航天工业为龙头,打造造船强国,提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发展卫星应用产业,以航天军工带动民品发展。使得军工产业和民品形成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轨道。富国强兵是军工发展的目标,军民结合是军工发展必由之路。有理由看好军工发展前景。
国家对军工行业的产业政策是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二)
我们总结认为,国家对军工行业的产业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军民结合
国防科技工业会议强调,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主业,与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布局和产业政策相衔接,提高资本运作和风险防范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以航天工业为龙头,打造造船强国,提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发展卫星应用产业,以航天军工带动民品发展;发展核电,把人民需求和军工发展联系起来。使得军工产业和民品形成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轨道。富国强兵是军工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事军民通用技术、军民两用产品及一般武器和配套产品研制生产的军工单位为开放类,可引入各类社会资本,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筹集资金发展军民结合产业;从事关键武器装备总体设计、总装集成以及关键分系统、特殊配套件等研制生产领域的军工单位为限制类,在按要求保证国有股权控股地位条件下,也可积极引入社会投资者,共同发展;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军工单位为禁止类,必须国有独资。
中国支持军民结合高技术开发,将围绕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飞机、高技术船舶等四大领域,开展以三代核电技术、新一代运载火箭、大型民用卫星、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等为代表的重大产品和关键技术开发。同时,支持军工技术开发民用产品、民用技术为军品服务和建设军民结合技术开发中心。
国家对军工行业的产业政策是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三)
2、
根据《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关负责人指出:“军民转换能力建设以军工单位为主,但国家鼓励并优先支持以股份制形式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希望各类社会资本和力量与军工单位合作,共同发展。在今年已安排的第一批23个项目中,项目单位为股份制形式的就有10个。”
受此政策利好的影响,一方面,民营企业“参军”的热情高涨。据了解,仅仅浙江温州一地,目前就已有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苍南金乡徽章总厂等十家企业报名,准备参加国家国防科工委信息中心的军工产业企业名录。事实上,早在2005年初,浙江参与军品研制生产的民用工业企业就有近50家,并且已有不少企业获得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
另一方面,原有军工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造、收编地方企业和融资上市的热潮迭起。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为例,公司先是于今年9月26日将原保定市属企业天威保变(600550)收至麾下,并宣布将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投资30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打造保定的“中国电谷”和“中国兵装·天威新能源光伏产业中心”;随后又南下济南,10月18日收购SST轻骑(600698)23.97%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形成摩托车;11月19日,兵装集团下属南方汽车集团重组山西山汽集团设立的太原南方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在太原挂牌。而在去年,中国兵装就已经收购了建摩B(200054),并与中国嘉陵(600877)等一起使得集团摩托车产能达500万辆,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
事实上,“军地合作”的强大政策导向是央企几大军工集团频频出手扩容的主要原因。就在今年11月份,已有浙江、安徽、四川三地分别与国防科工委举行研讨会,核心议题即为军民结合产业和军工企业改制。本次2007年四川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进会上,正式发布《四川省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涉及投资支持、税收优惠、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市场融资等多个方面。
国防科工委表示,凡是有地方配套资金支持的军民结合项目,国防科工委优先审查、优先审批,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国防科工委也可适当提高补助投资比例。对进入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发展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投资补助。
国家对军工行业的产业政策是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四)
3、
积极支持军工单位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渠道融资;积极支持军工集团公司利用整体优势,发行企业债券,筹集产业发展资金......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虞列贵20日在成都举行的2007四川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表示,国家将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支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军民结合产业。
虞列贵表示,国防科工委对利用军工技术和能力发展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效益的军民结合项目,将区分不同项目类型,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等投入方式。但他同时表示,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引导性的,大量投入还是需要军工单位依靠自身、依靠市场筹资解决。国防科工委积极支持军工单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在具体措施上,一是支持军工集团公司利用整体优势,发行企业债券,筹集产业发展资金。二是支持军工单位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渠道融资。从发展趋势看,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应成为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军工企业将在五年内完成股份制改造,融资近千亿元,其中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将超过500亿元。另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即将出台。《军工企业对外融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管理许可办法》、军工项目实施招投标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实施细则也将发布。
2007年国防科工委已经相继下发了非公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等指导意见,为民营资本进入军工领域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性的政策环境。民营资本在军工企业改制中将大有可为。
2007年8月6日,国防科工委公布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可参与军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等5大领域。在继石油、电力、电信、金融等领域向非公经济放开以后,如今军工领域再次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指南》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具体范围包括:军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军工配套科研项目;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以及采取多种方式与军工企业合作,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民营企业、军工领域意义重大,首先,为民营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非公经济将为现代军工注入新血液。允许非公经济进入5大军工领域,这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一个新标志。
国家对军工行业的产业政策是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五)
4、证券化
国防科工委前不久下发《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提出,允许国内上市公司对军工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办法》要求,军工企业按照国有独资(或国有全资)、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含国有股全部退出)等四种类型实施改制。
国有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可对国有控股的军工企业实施整体或部分收购、重组,前提是经国防科工委批准。
对承制军品的境内上市公司,《办法》提出特别规定:控股股东发生变化前,应向国防科工委履行审批程序;董事长、总经理发生变动及选聘境外独立董事,应向国防科工委备案;如发生重大收购行为,收购方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时,应向国防科工委申报。
外资进入军工企业的领域也得到明确,《办法》指出,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的军工企业,禁止外资并购;国有相对控股的军工企业,限制外资并购;改制为国有参股的企业,允许外资并购。
同时,在国防科工委下发的《国防科技工业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发展指南(2007-2020)》中,除鼓励军工企业积极推进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发展外。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还明确表示,支持以资本为纽带、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的建立,提倡和鼓励跨集团、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