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集团管控集团管理集团型管控集团型管理财经 |
分类: 集团管控 |
航空产业在上升周期中如何进一步加强集团管控
发展支线飞机是一方向。世界最大的110座以下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第四次发布了对全球30~120座支线飞机市场需求的预测,报告指出,未来20年世界支线飞机市场将需要7500架30~120座飞机,价值2200亿美元。其中,中国被认为是发展最快的区域,未来20年需要支线飞机630架,占全球总需求的9%。
目前,我国航空业的总机队规模为1024架,其中支线飞机72架,仅占市场运力的7.1%,远低于欧美36%和43%的支线飞机比例。我国空运力集中于枢纽机场,前20位的大中型机场占80%的市场份额。对国内1066个城市对间的客流分析,平均每班旅客少于80人的航班占航班总数的86.5%。国内81.7%的城市每天不到一个往返航班。上述数据足以证明,仅仅是国内支线航空就具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目前,我国两大航空集团从事飞机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以外贸航空为主业,如一航的西飞国际、二航的成发科技。根据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司的最新统计,2007年前三个季度,两航空集团零部件转包生产实现交付达到3.7亿美元,同比增长32.5%。
近年来,国际航空制造业逐步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增加转包规模提供了机会。一般来说,一国所获得的国际航空制造转包规模是与其飞机市场的需求规模是成正比的。根据国际惯例,航空制造业向外出售的产品中,输出方至少应向输入方转包生产不低于20%的零部件,即“补偿贸易额度”。按20%比率计算,那么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平均每年可获得的航空转包规模约为35亿美元;即使按10%保守估算,平均每年中国可获得的航空转包规模也将达到17.5亿美元,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