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集团管控集团管理集团化集团型管控集团型管理战略管控财经 |
分类: 集团管控 |
日本财团集团国际化管控(二)——全球布局
据了解,丰田的汽车部件,有93%可以在国内采购,这要归功于丰田带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群。以电装公司为例,自1994年进入中国,至今已成立了24家合资及独资公司,其生产的发动机燃料喷射系统、刹车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电子传感器等,不仅供应给丰田,还供应给北京现代、上海大众、长安福特等企业。丰田旗下的零部件企业,来中国建立工厂的就超过15家,它们不只为丰田服务,其利润触角已延伸至国内任何一家汽车企业。
但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日本企业最令人生畏的,不是它们先知先觉的思维,而是其深谋远虑的心机。举例来说,在汽车钢板市场,日本企业就已基本形成垄断地位。世界排名第二的钢铁生产商——新日本钢铁公司,在30年前与中国宝钢建立了合作关系。那时中国并没有汽车钢板的需求,但新日铁看中了宝钢的国有大企业背景,而宝钢也希望通过与新日铁的合作,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时至今日,新日铁依靠与宝钢的关系,已成为中国汽车钢板市场的霸主。目前,包括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神龙汽车在内的几乎所有主流汽车企业,都是宝钢的客户。2006年,宝钢占中国汽车板市场份额的52%,仅向一汽大众供应汽车板,年供货量就突破了5万吨,而奇瑞的钢板采购量则是这个数字的2.5倍。在汽车钢板市场独占鳌头的宝钢,自己获得了多少利益呢?2005年,宝钢、新日铁和阿赛洛三家共同建成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由于必须遵守大型钢铁企业不允许外资控股的政策,宝钢出资50%,新日铁38%,阿赛洛12%。但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及核心技术均来自新日铁,甚至部分钢板母材也一度从日本进口,宝钢也没有掌握多少话语权。
事实上,新日铁只是日本产业在中国利益链的一个分子。通过与宝钢的合作,新日铁为其他日本企业构建了一个利润通道,从丰田等汽车企业,到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都成为最大的得利方。
由新日铁牵线,三井物产1985年就与宝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钢铁物流供应链,逐步巩固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在协助宝钢合纵连横的过程中,三井物产全面控制了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高档钢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