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团管控成米塔尔钢铁帝国最大挑战(下)

(2007-10-11 22:51:41)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集团管控
 

2.成本管控方面

首先,米塔尔通过收购发展中国家有问题的企业进行成本管控。

米塔尔通过对收购对象的慎重选择,对收购成本进行管控。一方面,米塔尔最初的并购大部分都选择了发展中国家钢铁企业,另一方面米塔尔更多选择的不是新建钢铁厂,它收购的对象往往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劳工问题、生产效率问题、采购问题、产品的分配问题等等。由于市场的长期低迷,东欧等地政府和企业急于出手这些钢铁企业,许多企业的价值在本国被严重低估,只要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并承诺持续投资,其收购价可以低到原价的1/10,因此米塔尔几乎从东欧捡到了五家被当做不良资产处置的钢铁厂。再如1992年米塔尔收购了陷入经营困境的墨西哥第三大钢铁企业——Sibalsa钢铁厂,该厂是墨西哥政府投资22亿美元建设起来的,但是建成后由于没有订单,它的开工率只有25%。该公司先进的设备和低廉的人工成本——只占总成本的4.5%——让米塔尔如获至宝,由于当时墨西哥政府急于出手,米塔尔只花了2.2亿美元就收购了该公司。经过改造,不到五年的时间,米塔尔使该工厂的产量翻了三番,成为墨西哥最大的钢生产和出口企业。又如1995年,米塔尔以5亿美元从哈萨克斯坦政府手中收购了庞大而低效、濒临破产的卡尔梅特钢铁厂(Karmet),米塔尔派出了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进驻企业,同时又追加投入5亿美元对机器设备、电力运输等系统进行更新换代,经过技术改造和提升管理水平,该厂经营成本从大约每吨268美元降低到114美元,产量从一年4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而价格较高的成品钢产量则翻了一番。虽然并购后还需增加投入,但在米塔尔看来,哈萨克斯坦富含钢铁原料,你不会找到比这里更理想的地方。与新建工厂需要20亿到50亿美元的费用相比,10亿美元的投入是非常经济的,不仅如此,这里的人力成本比西欧和美国更是便宜得多。

其次,米塔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收购企业现有的设备,以此来实现对成本的管控。

在接管哈萨克斯坦的诺瓦钢铁厂时,米塔尔充分利用了看上去很破旧的四个高炉和一些上世纪50年代所造的设备,米塔尔没有费很大力气就让该工厂恢复正常运行,他们仅仅增加了一些增氧设备并更换了一个高炉的内壁,就让工厂运行起来相当有效率。为了尽可能地做到物尽其用,米塔尔会让技术人员从北美乘飞机到需要帮助的地方提高效率。

最后,米塔尔靠自身积累和股市融资对财务成本进行控制。

米塔尔能一直保持较低的财务成本,关键原因就在于米塔尔的财务结构中极少有银行贷款,并购资金主要依赖两个来源:自身积累和股市融资。离开印度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上市,一方面让米塔尔规避了并购中的政治风险,同时也帮助他获得更充足的资金,仅1997年,米塔尔将子公司伊斯帕特国际公司16%的资产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上市,就融资7.76亿美元。

为实现对ISG的收购,米塔尔再一次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并购所需的庞大资金来源。2004年,米塔尔决定将集团整体上市,充分释放其庞大资产市值融得资金。为此,米塔尔采取了用子公司反向收购母公司的策略,由集团下属的已在纽约和阿姆斯特丹上市的子公司伊斯帕特国际定向发行5.25亿新股,反向收购母公司,实现了米塔尔集团的整体上市。米塔尔钢铁公司(LNM)整体上市后,市值达到163亿美元。3个月后,由于ISG的股价不仅没有被低估,甚至并购溢价已经超过40%,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米塔尔选择了现金+换股的并购方式。在45亿美元的收购价中,米塔尔仅支付了一半现金22.5亿美元,其余22.5美元以新米塔尔钢铁公司(LNM)的股票支付,由于米塔尔整体上市后股份大幅上涨,实际交易中米塔尔只出让了9%的股权就换取了ISG50%的股权,使合并后的米塔尔家族保留了88%的绝对控股。在这次交易中,威尔伯·罗斯最终换得12亿美元的利润,心满意足,而米塔尔则也得到了一个征服世界的筹码。

 

所以,华彩认为,米塔尔正是通过上面几个措施来对成本进行管控的。不但效果显著,而且也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运营工厂的效率及不断降低成本的能力。米塔尔在收购这些企业之后,总的来说平均成本在增长,不过从长期的总趋势来看,在收购以后,各个企业平均成本还是下降的,很好的完成了成本的管控。

同时,华彩对米塔尔管控阿塞洛的重点有如下建议:文化管控应该是管控的重点和关键。因为尽管米塔尔把总部设在伦敦,但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印度公司,从公司的高层到员工,无不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而阿塞洛却是一个地道的欧洲公司,身上到处都是欧洲文化的影子。欧洲文化和印度文化差别甚大,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的行为、处事方式、思维观念等都会迥然不同,所以对文化的管控就应该是一个关键和重点。

华彩建议:米塔尔应该分三步走对文化进行管控:第一步,沟通了解,例如可以举办答疑会,互相参观,培训,工作互换等;第二步,求同存异,彼此折中,双方努力寻找契合点,把不同的东西先搁置起来,以求最大的融合和协同;第三步,形成共同的文化,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制度来指导和规范,也需要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

三.结束语

如今的米塔尔,已经稳居全球钢铁行业老大的宝座,其实力远非一般企业能比。如果它能把钢铁帝国的资源最优化、最大化的整合协同起来,那米塔尔就能如虎添翼,真正成为又大又强的钢铁巨无霸。然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成功有效的管控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股东,为了自己,为了荣誉和世人的期待,米塔尔只有奋起应对钢铁帝国的管控挑战,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希望米塔尔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