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立法进入读秒期
企业难耐冲动
郑重/文
“应该很快就出台了。”
济南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海科技”)一位不想透露姓名的A女士坐在电脑前,有些激动地对记者说。
电脑屏幕显示的网页上,是《国务院会议通过直销管理条例,直销法呼之欲出》的新闻稿。
A女士说:“这件事情我们公司的同时基本都知道了,大家一直在关注着。”
暗自试水
“三株集团的直销业务其实已经启动1年多了。”
A女士告诉《财经时报》,“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成立刚刚1个月的昊海科技的前身是济南三株科技有限公司。三株集团的企业网站上说:“三株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由其母公司三株集团公司增加注册资金,并更名为昊海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将于2005年7月正式运营,同时承接原三株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切业务。”
《财经时报》调查得知,三株科技公司2004年7月10日注册,8月13日正式运营,主营三株集团生产的化妆品、营养保健产品,其销售模式为分销和特许经营店。
A女士参加了7月23日在位于济南的三株唐王度假村召开的三株企业昊海科技经销商业务培训会。
“这次会议是昊海科技‘打造百名昊海精英行动’的开始。”A女士介绍说,从全国各地赶来的100多名经销商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这次培训会包括潜能培训、心灵课程、成功人必备的八大心态、直销行业现状分析展望、保健品和护肤品课程等内容。“从去年开始,三株集团董事长吴炳新几乎每次会议都要亲临培训会现场演讲。”
记者拿到的一份昊海科技的文件称,“为了更好的促进昊海科技集团全国市场的开发,昊海科技集团还将在近期组织分等级、分系列、系统化的经销商培训会,打造昊海科技集团自己的讲师队伍。”其第二期中级经销商的培训也将于8月13日开始,进行三天三夜的培训。
尽管吴炳新一直对媒体保持沉默,但种种信息表明,这位曾缔造保健品神话的“教父级”人物,还是想欲凭借直销这一新模式东山再起。
随着直销立法渐行渐近,面对直销市场的巨大诱惑,不仅还未正式进入中国的外资直销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国内众多企业尤其是健康产业的企业巨头也已经开始了直销方面的运作。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试水直销,一个因素是高额的销售成本导致保健品传统营销模式渐渐陷入困局,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安利等直销企业在中国市场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的诱惑。而直销却是保健品、化妆品最为合适的方式之一。
今年1月18日,一个新的直销企业——美罗国际在大连宣布正式成立。美罗国际全名美罗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背景是大连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大连慧力生物联姻的结晶。
美罗与慧力的重组被业界认为是作为上市资本代表的美罗向直销行业跨出了重要一步。后者是一家已经有几年营销背景的直销公司,去年销售额1.5亿元;前者则是与辉瑞有合作的著名上市药企,据称,其旗下的保健板块将被注入到新组建的美罗国际。
有“健康产业第一交椅”之称的国药集团,也高调成立了国药健而康有限公司,专事保健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该公司正在组建销售通路,包括专卖店、概念店、电子商务等平台。其总经理赵文莉对媒体坦言,健而康公司以后肯定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做直销,现在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
据《财经时报》了解,同样已经开始运作或在做准备的,还有健康元集团(原太太药业)、哈药集团、远东药业、步长集团、修正药业、康恩贝集团、珠海天年等知名健康产业集团。除了健康产业,包括联合利华、德国汉高、宝洁等跨国日化巨头都开始了直销的准备,前不久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美容领袖年会上,多个美容企业坦言将进军直销业。而在大会《2004-2005中国美容业年度报告》的讨论环节,甚至还专门辟出“直销”一节进行专文讨论。
“其实,国内很多传统美容企业一直暗中转型做直销。”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社长辛映继透露,中国美容专业线产品已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辐射京沪及全国的庞大的营销网络,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企业运用业内传统的招商会方式,即“招商会+经销商+店铺+雇佣推销员”打直销擦边球。此外,不容忽视的是,直销早已渗透进了美容专业线的终端。
风险隐忧
直销冲动不会一路凯歌。
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已经开始直销运作的内资企业,至少在1000家以上,其中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最容易遭遇政策风险。
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对直销法的出台曾公开表示,立法决策必须考虑国家利益至上,保证直销行业健康发展,否则发展不好就是传销。据悉,按照条例规定,对申请企业将会有年销售额的要求,并且需要交纳最低为人民币2000万元的保证金,同时注册资本金要达到人民币8000万元。这个就可能把一大批企业拒之门外。万一拿不到牌照,这些公司将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网络团队风险、企业自身风险、市场运作风险等都将集中表现出来,而且,公司还将随时面临被查封的危境。
奖金制度则会使一些准备不充分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据悉,《条例》规定推销员奖金比例上限为30%。这意味着推销员的收入只能为销售收入的30%,此举可促使直销企业尽量减少直销员的层次,并且通过此限制,使企业不能以高回报吸引企图一夜暴富的人,从而制约起步阶段可能出现的非理性。
有关专家告诫说,一些企业自身缺乏直销管理经验,无奈之下“有病乱投医”去找所谓的“高人”操盘。这类人尽管比较熟悉直销市场的游戏规则,但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另外,这些“高人”往往会把公司不知不觉中带入非法传销的行列。
“最可怕的是企业家心态不正,急着赚快钱,这不但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还将给社会带来隐患。”
某直销企业的高管说,走传统销售渠道的企业不应照搬直销模式,但可借鉴直销行业的优秀经验。他认为,直销行业的分配机制、对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教育培训机制、给业务伙伴提供较低的创业门槛等,所有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但一定要慎重”。(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