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随想

(2009-05-28 22:49:25)
标签:

沈思源

文学/原创

沉思

文化

分类: 思园牧歌

去年端午节送粽子的人,今年的端午节还会想起吗?今年端午节一起吃饭的人,明年的端午节还会在一起吗?为什么千米之外的高楼会倒影在眼前这个小小的湖泊里,有人说这是光的作用。为什么几万光年前的星光此刻才投射在这里,几万光年前它们又在哪里?投射到地面后它们又去了哪里?地球就是这些星光的尽头了吗?

 

千年之前,曾经有一位文人在汨罗江投江自尽。千年之后,人们还在每年想起,常常讲起。不似星光,远自千古,无人追忆;就在眼前,无人注意。到底是人的生命长,还是光的生命长?

 

两颗星球可以遥遥相望,却永远不会有相交的一天。两个并排走在一起的人,心与心可能天各一方。两个心心相印的人,身与身可能相距万里。月光与星光交合在一起,身躯却在各自的轨道里。湖水与倒影交融在一起,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只是如梦潋影。

 

昨日想到要回到俗世,今日却想起屈原之死的原因。据说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活着,终于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石头跳入汨罗江自尽。

 

死前,屈原在江滨一面走一面吟咏,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来到这里?

 

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我在想,既然上帝说自杀的人是有罪的,为何屈原的死却会得到人们的赞美?如果屈原没有投江自尽,他还会名垂千古吗?如果他苟且活着,是不是他即使写出了《离骚》,还是一介无用的文人?文人的价值要如何体现才能实现他最大的价值?如果人们之所以怀念屈原,是因为他的正直和爱国,为何今日文人的正直却会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石?如果屈原的《离骚》由今日的文人所作,屈原临终前的话由今日的文人所说,那么这个文人会不会成为世人嘲笑的对象,觉得他过于清高矫情呢?为何境界还是同样的境界,所受的对待却会完全不同呢?

 

也许没有为什么,一切只是命运的捉弄罢了!

 

我还在想,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圣人,是屈原,还是那位与屈原对话的渔翁?如果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为何屈原还被大众称为圣人?如果能顺应天道而活,身在染缸而不被染污,有高洁如荷花般的品质而能亭亭净植,那么,是不是渔翁的话更似圣言。

黑暗中,独自坐在未名湖畔,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还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一位信佛的友人在北大对一位孩子说得话。她看到一位小孩在树下一会摸摸树干,一会拉拉树枝,一会又想骑上树杈,就对小孩说:“孩子,不要去动它。”

 

正玩得欢快的小孩被惊了一下,歪了头看了看她。只一会儿,又自顾自地玩耍起来。

 

我的女友便说,这孩子真不听话。我问女友:“你为什么想要阻止这孩子与树的嬉耍呢?”

 

她说:“难道你不知道,树也有灵性吗?它也会感觉到疼痛。”

 

我说:“你怎么知道树是疼的,而不是欢乐的呢?也许它正好寂寞,恰好有这孩子抚弄它,与它嬉戏,它正高兴着呢!”

 

万物的确皆有灵性,但若是我们将所有的生命都当佛一样的来恭敬而不与他去亲近,那么生命还有什么欢愉可言呢?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对于很多答案,其实不必执着。只是境界不同,站得角度不同,答案便也不同。也许,一切都没有对错,只有远近高低的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朴素的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