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从进入幼儿园后就开始接触社会,从小学、中学、大学、上班...我们一路走来,认识结交过无数的朋友。但是在结交的这些朋友中,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慢慢不来往,慢慢由于时间原因推迟见面,最后别说见面了,连电话、短信的兴趣都淡了,最终从你的朋友圈子里删除Ta。
这就是阶段性朋友。我们一生主要的朋友来自这种短暂的阶段性朋友,他们人数众多,能够陪你走一段人生旅程,但由于各种原因势必最终消亡。有的时候我们有点惋惜,为何不能拉着朋友的手这样一辈子走下去呢?也许不是你的错,是对方主动放弃了你伸过来的手罢了;其实没所谓对错,就好像人的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一样。没有人能把自己想留下的朋友,都悉数保留下来,因为朋友的来往是“你来我往”,你来他不往的朋友,最终就会终结于此。
相反,仔细想想我们自己会不会也扮演主动放弃接受朋友橄榄枝的人呢?
记得在中学有个特别好的同学,后来我们两家不在一个大院了。在我上大学后,他不知怎么打听到我,并且联系上,于是热心的他不是约我聚会就主动给我打电话说他的近况。而我,当时不知为何鬼使神差地,先是找不到过去的感觉,再就是觉得他这个大男人婆婆妈妈滴,干么把那些儿女情长跟我说呢?进而他的邀请从对付变成了拒绝,时间不长没半年老同学就不再打电话了。现在想想看,他的行为其实只想告诉我,我很在乎你老同学,想跟你继续成为朋友,可是我却自己断送了别人的好意,至今还念念不忘,但却终将再没联系上...
阶段性的朋友,有的是对方不再继续,有的是自己断送了前程。总之,很多时候这种连贯性是要一些缘分的。我有个很早的编辑朋友,当时只是有些来往没有太多在意,后来分开后,又很偶然地联系上,居然都痴迷于一个爱好。本来我没有寄予厚望,可是大家不管是工作还是私交,总会围绕几个共同的话题来往,时间久了感情升温,友谊加深。现在已经稳固地成为了彼此的知己伙伴。
这种在旧的连接上产生了新的共鸣,在浅显的感情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附着点推动两个人的感情升华,是很难得的。我认识编辑无数,交心的没几个;我曾经很喜欢这个圈子的朋友,每认识一个媒体,总喜欢跟这个媒体的编辑交朋友。但其实一个圈子如果太容易接触人了,就会把朋友情看淡,因为来的容易来的总不值钱。
就好像一个人若总能认识些新朋友,旧朋友就会疏于维护。但是想想看,是维护一个旧朋友已经认识的人难呢,还是去认识一个新人,从不了解到了解难?显然是后者。换句话是,当我们瞄准了目标想跟一个阶段性的朋友产生永久的交往目的,那么你唯一要做的是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你们两人之间,寻找更多的附着点,让你们能够产生更久远的爱好、兴趣互动。让新鲜的吸引力不断迸发,去替代过去陈旧必将成为历史的连结方式。
至于,你的目的很美,但是不是对方同样接受或者回以更好的行为,那不是你要考虑的。我们能做的是自己的事情,就在这样的努力下,去与那些领会你的好意并愿意报以真心的朋友,这样“阶段性朋友”就被升级成功了,有可能变成你们永久的伙伴。而那些不领情的朋友,我们也用不着责难对方,我们对他好,并不能要求别人一定对我们就好。每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那我想要做的就是知趣的放手,让我们重新再去试试选择一个新的对象吧~
人的一生总是在知心朋友和阶段性朋友的陪伴中长大变老,接受离别的心酸,提升你的转化朋友的能力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
朋友,如果你看到了我的这篇博文,请你拨通我的手机,我想跟你聊聊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