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人是我原来的电话咨询者,此番从国外回京,约了面询,事由繁多但还是终于见面了。其实,当他在国外时,我们做过一个疗程,不过说实话,有点辛苦。咨客是个很会讲道理的人,不过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
见面后,弥补了肢体语言获取不足带来的咨询困难。开始一阶段,是回顾,咨客太多,不可能记住他一年前的案例细节。在一通交谈后,我暂时找不到可以突破的地方,觉得这个男人思考的模式好奇怪,把我绕了半天,终于我才明白。问题似乎是根深蒂固的,不过却可以从外围开始入手。说实话,开始我也有点混乱。一直在等一个突破口出现,虽然不知道在哪里,但是无需焦虑(安慰自己我在,呵呵)!
原音重现
一个把话和道理都讲明白的人(咨客),为何对方却不能领会呢?除了过去的前嫌还耿耿于怀之外,究竟是什么导致伴侣的反应如此逆反呢?不得已,我邀请他作对话重现。咨客跟我说,他说的是有道理的(我承认),就是对方不接受。我说,你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对方认为你是没道理的。换句话就是你说的是不是事实不重要,为什么对方不信任你认为那不是事实;说起来有点饶舌,白话是说你们的信息沟通不畅,对吗?我引导咨客,用一种新的观念思考问题。
“我是想帮助你,但是你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做好事情。不能依靠别人......”咨客在作对话回忆。我把身体蜷在一团,使劲听她的表达方式。说完,他还有个招牌动作,一耸肩,一摊手说:“...所以我也帮不了你!”(模拟对话)“可是,她就说我不想帮她......”
“等一下,我怎么也感觉你确实不想帮她呢?虽然你说的都对!”“说的也很有道理不等于说的就是最适合,最该说的。”我沉闷了良久吐出两句话来。“不明白,我没说错。”咨客一脸狐疑,但听不懂我的意思。这样吧,我们来做个假设。我-白老师,你咨询者已经到了半小时等我,可是我迟到了,然后听了没十分钟就说,你这个问题我确实解决不了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所以你敢快走吧!你什么感觉,而且我告诉你的是真话没有欺骗你的意思,你就告诉我你的感觉!
用心与表达有关
“呵呵,敷衍我你在”咨客会心地答出了那种感觉。“对,就是敷衍,不是真心想帮助你的感觉是吧?”我说。“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啊,总不能骗她吧?”咨客立即又用理智说话,“你看,你又变回那个理智的你了。我们做个简单的规定,你把“但是”去了好不好,换成鼓励。”
这个咨询,就在一次次练习中暂告一段落。咨客还算满意,我知道我们的进步今天只有一小步,不过他说要回去试一试。好像是找到了新的方法,当然我还给他做了定论。你如果单方面努力(对方拒绝咨询到场),进步是艰难的,因为对方不知道你做了努力。所以,要反复作,反复练习,对方开始还是会不信任你或想歪了。不用理会,就把她认为的谎言说上一百遍,呵呵!你还是用心地去说,把一些让人感觉不信任的肢体语言做些调整。一个月,用一个月的时间,定型一个新的行为,只要努力可以做到,不必渴望立即抛弃那个理智的你,只需要加入一个偶尔感性的你就好。过去的你很好,不要随便给他判死刑,否则会失去自我,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