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到悬崖一定有阳光?

(2008-09-11 10:00:20)
标签:

文化

分类: 职场心理

   据相关报道 刚过完40岁生日的央视名嘴白岩松最近荣获金鹰奖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近日他走进《陈辰全明星》节目。他说:“我看自己都烦了,这绝对是审美疲劳。”

 2000年悉尼奥运会直播的巨大成功令白岩松在感受到荣耀的同时,也令他彷徨不前,并在公众视野消失一年之久。

  白岩松承认,他经历过非常糟糕的失眠,长达一年,体重从80公斤降至55公斤。曾经还有5个月自杀的念头......

  看过白岩松自爆曾经5个月自杀念头,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这就是白岩松呀!他是那种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勇于成功的硬汉;但是,一般人未必能做到他。换了别人可否真的能在危难后迎来曙光呢?

 

    最早,白岩松从《中国广播报》借调到中央电视台,如果不能胜任就要被退回去。我们来看白岩松是有坚定信念的,不能被退回原单位;即便自身条件差,拼命也要把问题解决。于是在家人的陪伴和自己的努力下,他的潜质被“压”出来了。于是他的“自杀梦”最终没有实现。我们如果做个不好的估计,如果他最终没有完成自己预定的目标,通过艰苦练习,依然没有通过考核标准呢?那么结果将会怎样,噩梦是否会重现,这难道不是在与生命开玩笑,压赌注吗?所以,我说白岩松就是白岩松。一般人承受不了,也不一定学得来。

 

    从他的案例引发对于现代人职业压力的思考。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给自己设定某个较难完成的高目标或者接受了由公司给你的高要求。在我们的体制中,倾向利用激励的手段或者更多积极的思考方法想问题。如同往往被强调要坚强、要持之以恒,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但是,我们又有多少次真的努力过了,却成功未到或延迟才到呢?所以说,这种只有正面阳性激励的导向,让我们惧怕失败,逃避失败。每一个曾经把自己设定在破釜沉舟必须成功的人,其潜台词都是在惧怕失败的打击。试问,失败真的就那么可怕吗?

 

    我们不能在不断失败后,再接受成功吗?失败难道不正是我们面对问题首先遇到的吗?如果在工作中,自己做的不够好,老板批评,就自卑了;工作做不完,还要硬撑面子,说自己能做完,直到累得吐血。做自己不能承担之事,其实是一种被动成长,其结果也不是你的工作能力被提高,而是心力下降了,更脆弱了。

 

    在节奏加快的今天,除了要勇于面对失败,还要积极寻求外援。白岩松的妻子是他最佳的心理咨询师。安抚、陪伴、理解,是每个高压人最需要的“降压药”。大多职业高压人群,除了工作压力本身之外,是不擅长寻找外援释放的一类人。他们往往孤军奋战,忘了回家陪老婆和孩子。以为那多么耽误时间,可是却忘了通过陪伴收获心灵的释放。如果没有不间断地释放压力,你自杀的念头将很快冒出来。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一个正常的人也会有自杀念头的闪回,然而如果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压力和不切实际高要求下,这种闪回就会更多出现,它是自责的变种,当闪回连成片,就会形成习惯。当你每天都习惯性地思考自杀这个问题,那么离实现就不远了!如果真如白岩松所说,持续5个月有这个念头,就是每天踩在悬崖边,意志稍微薄弱就……所以白岩松第一要感谢她的爱人。我们每一个人身边也需要快去寻找这样需要感谢之人,为了自己,与他们好好相处!

 

    对于减压的具体方法。还是从理念上调整:

    第一、对于自己越是想做好的工作,越要告诉自己有可能会失败。物极必反正是这个道理,要警惕防止落差心理侵袭;

    第二、相信只要努力有一天会成功,但不要轻信今天努力明天就会成功,给自己留有时间和余地,合理安排工作进度。随时问候自己的身心,你今天是不是快累倒了,如果不想明天倒下失业立即放下今天的工作;

    第三、不要轻易拿别人快速成功的路数来约束自己;尤其不要拿白岩松跟自己比,因为你不是他,他不是你。成功有道,各自不同。白岩松5个月可以想自杀而没自杀,而一般人做不到,所以别冒然尝试;

    最后,工作上多动脑子如何减少体力脑力开支,又达到最佳效率和结果;本着这个思路,寻找适合自己节奏的工作方法可以做的又快又好,在现有无法减少工作强度的情况下很有效。思变,才能发展,这永远是硬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命教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