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性争吵

(2008-07-31 14:28:35)
标签:

文化

分类: 婚姻与恋爱专题

   与这位德国华人咨询者已经做了5小时的咨询,同正在北京做的咨询者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在收到咨询者给予我的反馈邮件(每次咨询后的作业之一),德国的咨客,由于某件事再次对于先期达成的共识产生犹豫和矛盾。我知道,要咨客领悟也许在咨询时间内我能做得很好。但是在咨询后,需要把领悟变为行动,这个就需要勇气了。咨询是个慢功夫,犹如一人数年养成的习惯,是不可能在朝夕间就可以转化,想清楚很也很难,咨询允许有限次的反复。形成惯性的交谈方式,固化的思维逻辑,都会阻碍咨客认清自己。他们大多是在无法解决以及痛苦至极时请求帮助,但情绪往往是不会持续太久就会过去,咨询不咨询都会暂时过去。而恶劣情绪一旦过去,这种欲求革新自己的愿望就会又暂时放下。所以,让咨客在心情好的时候去作思考和力求调整自己曾经失败的行为其实很难。

 

    我昨天问我好友,如果你明明知道自己有个习惯不好,你会出钱找咨询师要求他为你调整吗?也许会,但我不打算付费。呵呵,我乐了,好友对于咨询俨然已经比起一般国人进步很多,但他也会这么看待,我想一般人可能还有所不及呢!道理正是,我们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力求改变,但是痛苦的感觉不过是一两件正在发生的事引起。于是,某女人说,只有当我看到老公又在外面跟别的女人走的很近时,我才感觉到我受不了;而平时他是那么地爱我,让我幸福。于是当难受的事件重演,老公被女人呵斥,女人想起来找咨询。用不了多久,女人就又会重新享受她所谓的爱和幸福去,似乎忘记这一切。可是,很快难受会再次重演,女人又会寻找外援.....

 

    这样的情况,通常所有的咨询者都有。不解决,怕解决,怕冲突,对于冲突过渡考虑坏的可能,对未来抱有不解决可以自行解决的幻想。这些都将阻止自己看清楚问题的本源。于是他们用猜测代替寻找事实,用问题之外的"幸福"自我安慰。殊不知,一个问题不解决,就会衍生为多个问题。多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导致破坏性事件的发生。不要认为人可以面对一切看到真实。正相反,我们总是带着感情看问题,在你眼中对方好,你就会不拘他的小节;但如果你认为对方不好,小节就会被你夸张为大事。既然我们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看到,那就把这些小节在感情还好的时候解决掉。当两个人的情感真正逼近破裂,什么牵就、忍让都很难,那些是曾经的过去的;而当情感出问题的时候,双方更多是装着自己,很自我,甚至很自私,因为对方已经不值得的他付出更多,他们现在只有维护自己利益的想法,生怕被再次伤害......所以调整自我很难!

 

    我们古代的封建文化中,有关“忍”的教育。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我看这话不无道理,但不全有道理。尤其亲密人际关系,小忍终将导致大事。我相信小忍,并不是让自己委屈求全。相反提倡洞悉后,心甘情愿去理解,忍自己一时之怒气。曾经分析过怒气之源,是不满,是委屈,是想说不能说,想做不能做。怒气化解为有发泄,发泄我们不妨采取“建设性谈判或建设性争吵”。一为发泄掉积压的怨气;二为让对方知道你的怨气。前者是为了排除过去的挤压换取暂时的轻松,与争吵效果雷同但不伤和气,后者是为了下次不再发生导致怨气之事是为未来着想。

 

    所以,发现彼此问题是自然的,不要渴望找一个十全丈夫,完美老婆。出现问题,不敢解决,逃避解决,这就是问题关系的最初表现。通常,不良的沟通就代表无效。发生分歧,势必争吵,争吵后没有结果,就以为势必再次争吵......小问题被像滚雪球一样滚大,很多家庭一个无效的沟通存活十几年,最后有人终于不堪忍受说我受不了要离婚,通常下这是在宣告关系终结,而且放弃解决的宣言。如果分离,当事人会把为解决的问题带到新的组合中,如果新的组合者能接纳也就息事宁人了;但往往一个坏习惯谁都不能接纳,那么再一次分离也是迟早。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离婚的人,如果不醒悟,会经历再次分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