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欣欣加油

(2007-10-24 11:39:16)
标签:

育儿/亲子

     早上一睁眼,跟爱人闲聊,说起我昨天又接到小咨询者“欣欣”的电话......

    上周,山西的咨询者家长跟我预约时间,我说只有周六下午了,要不就下周。于是他们从山西某城市,汽车转飞机而来。第一次咨询,我要求全家必须到位,否则这 个咨询对于后期很难。在宽敞的咨询间内,咨询者欣欣及父母各自坐了一个沙发,很有意思。父亲早先在电话里已经与我大致沟通,于是坐到了我跟前的沙发上。

    他们从出现到落座,我是满肚得疑问。小咨询者是因为厌学,厌校而来。虽然16岁,刚上高一,但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父母虽然略显疲惫,但感觉像是两个陌生的保镖,保持一定距离,又没有过多的言语和需求。这个反应是有别于其他家长焦虑心情的。

    欣欣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当地县城优等学校的优等生。上了高一,考上了重点学校的重点班,却突然不适应。从9月至今,不仅不愿意上学,而且总是自己掉眼泪,说 压力大,父母不理解之类的话。但当父母一改往日对于她的严厉,生怕逼女儿去上学会出事情,就说你学不下去,咱们就来年再读一年高一也可以。或者给你调到普 通班。

    欣欣拒绝父母的一切帮助,而且拒绝转学、调班等减压的手段。只是一味说自己太没用,真的调班岂不是更没面子......父母眼看成绩下滑的欣欣一点办法也没有,欣欣自己也很着急想恢复,但却好像离队伍越来越远。

    太细节的不说太多,我关注的问题阐述如下。父亲与我说女儿是无话不说的跟他,我表示怀疑;父亲由于是当地的领导,工作繁忙,总不能陪女儿。从他们三人在我 的咨询间,已经感觉到了疏远但不严重。父亲很能做思想工作,女儿每回不想上学,父亲一定会极耐心跟女儿讲道理。我问过,是否有效;他回答说,无效。

    母亲的角色过于弱化。母亲在一旁,第一没有关注我跟欣欣的对话,第二不说一句话。表面上看,三人的地位是欣欣,父亲,母亲的顺序。其实,父亲在家里有着第一决定权。女儿只不过是家庭条件优越养成的个性罢了。女儿的厌学,深挖根源,源起在家庭,根源有可能在父亲。

    虽然女儿很阳光,但是面子思想很重。说不得自己失败和不好。她不调班的理由是跟尖子生比差一点,也总比到普通班做个普通学生好。女儿如镜子,照出了父母的教育观和人生观。

    我们的交流非常流畅,欣欣很接纳我,很认可我。但她的满脸笑容,总让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是来聊天的而是来咨询的。第一次咨询,我来不及激发她更深层的痛苦,但我相信这么阳光的女孩,困难是足以被克服的。

    时间过的很快,对于父母的了解,对于欣欣的了解,很占用时间。由于是异地咨询者,来一趟不容易,不得不延长标准时间。我们在最后达成了一个协议。

1、父母让权,当欣欣实在不愿上学,每周可以休半天(以前曾经连续多日不上课过),但落下的课程自己想办法补上;时间不能累计。
2、有问题和困难,及时寻求父母、班主任及我的支持和帮助;不要试图自己一个人解决;
3、如果确实不适应学习,可以调班或转学。

  第一次咨询,我们初步达到目的,父母及欣欣对我的信任。我们用如上三种方式,协助欣欣解压。哭泣是一种对内的否定,不管原因为何,都是需要让她学会将问题表达出来,学会寻求外援。所以制定了一些如上计划。

  欣欣愿意尝试一个月。周日他们回到了山西。可是没想,周二欣欣就拨通了我的电话。电话那边是她有点哽咽的声音断续,白老师,我调到普通班了,感觉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遭,但是新问题又来了....

    先卖个关子,欣欣已经冲破的第一个困难,敢于面对调班。但新的问题有发生了,我将继续跟踪这个案例。我心里在说,欣欣加油...(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