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对人性过高期望

(2007-10-23 15:43:55)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杂论
    中国式的教育大多仅仅是谈到“人性本善”,从一定层面来说,这种说法是一叶障目。我们的个性中有一种自动思维叫“自我膨胀”意识。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比别人好,即便是看到别人做的不错,也会首先想到如果自己付出同样的努力和时间,大致会比他做的还好。自我膨胀意识,不总是坏的。他是人性中的必然。我们有很多次的努力,就是因为感觉自己还不错,不可能完不成,所以就有了足够的勇气,去完成那些本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又往往不够清晰和洞察。并不是每个人,每时刻都能感知到自己的人性,自己在利用人性,还是被人性左右。所以,当人们难受时,哭泣时,生病时,总会先想到这是不好的,不对的,不应该的,其实这不过是人生必然而已。总试图让其马上过去,却不愿体验背后的源起。面对难受,我们通常会逃避。但是后来,等问题不仅逃不开躲不掉时,就会傻眼了。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那就是说,从来没想到会有逃不过的时候。

   其实避免难受的最好方法,是体会难受。体会难受,意味着接受。同时,体会难受,还有可能挖掘难受的背后原因。明白后,可有备而来。

    如果一个经常被人说成无用的人,可以有两种做法。第一,接受自己无用;第二,改变自己无用。人性中大多是前者,因为我们有惰性;只不过是社会标准不接受这种观念罢了。所以,人们只认同改变才是对的。改变既是挑战人性,哪里有顺风顺水的,那岂能叫改变。所以,口号叫的响,一做就怕苦的大有人在。那就是,从根源就没做好改变吃苦的准备。

   人性中,有不愿意突破,有甘于现状,有喜新厌旧,有喜怒无常......我们的社会性媒体,不管是书籍、报刊、电视、电影作品等等,大多喜欢坏人愈坏,好人愈善。如《白雪公主》里面的公主与巫婆。其实,人的心理不仅有“白雪公主”,更有“巫婆”的我存在。

   如果有人说“人性本恶”,那就又犯了仅说“人性本善”之局限。看问题其实没必要非此即彼得,那是孩童式思维。因为人性本来就是集大成的,有善才会有恶,无善一定无恶。我们可以努力接近完美,但无需用完美来约束自己;我们可以偶有犯错,但用公德和法律来限制自己。人是要活在规范与条例中,才能衡量自己是谁;但人更要跳出框框,才能明了我就是我,用不着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