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发短信给我说又要开夜车完成培训后的作业。有点为学员的忘我精神所担心,呵呵,不是感动。怕不能持久,所以是担心。早上起来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去收邮件。看了作业,开心的是写得很认真,但整体下来却有了写博的冲动,呵呵!
记得几年前在拿到咨询师证书以后,首先想到的是想找个咨客练练手,虽然我没拿咨询师证书前就早已经开始咨询。嗯,可那感觉毕竟不一样哦!作的第一个面询,很失败。咨询完后,咨客可是丢下钱就想夺路而出的。几乎用了半年的时间推翻自己,退一级从电话咨询重新作。半年后迎来了第一个长程咨询者,相当满意那次的咨询,虽然还很稚嫩,但咨询者后来明示我,我比他前面的咨询师要好。心理咯噔一下,真的吗,居然是个转诊咨客。
第二次推翻自我,用了又至少半年。我得职业是教师,指导性很强。每次作案例,总感疲倦,而且就如同我上一节课,话多的很。咨询完,放不下,回去做梦还在咨询状态中。不知道为何那么累,也不知道是由于案例多,偶尔还会莫名焦虑,多梦。
半年后的一天,终于迎来一个比我还能说得咨客,呵呵!那个咨询,我却意外收获了安静。我静静地听他说,他居然说我是最好的咨询师,因为能读懂他的心。好奇怪,那天本来我很沮丧没机会发挥我表达的专长,可是怎么却成为了赞扬我得优势。似乎这个案例是我期盼已久的,似乎也是老天恩赐给我得。
心理从来没有那么静,却看到焦虑的咨询者也变得沉下心来。我相信是他让我没有说话的机会,反倒把我逼到静静听得份上。可是由于静,却回馈给他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甚至是一种气氛。感谢这个案例,让我摆脱了“咨询焦虑”。大概就是这两个半年。
也正是这一年,教会我如何放下。同时收获一些心得,明白经验总会被积累的,而若冒进则会因噎废食。婚姻案例后、我主动把方向调到学生,再后来是大学生、职场。当学会了一些最基本的咨询方法,剩下的知识就可以慢慢积累。仰望前面的同仁,要想进步可能还是要学会放下自我。
昨晚一学生兴奋地告诉我考取了三级。我道贺他将成为未来的咨询师。他马上说谢谢我警示他。呵呵,我苦笑,这哪里是提醒。不过是拿了咨询师证书的人,而不是拿了咨询师证书的咨询师。非要说车轱辘话......
放下自己,放下还不能承受的知识或阅历。学习可以贪婪,但要遵循轨迹。看书中,学习中,记得也有很多冥冥不可理清的东西,但是一点都不要紧。就把他放在那里。读不懂,不等于就忘记,学习除了显性的更多是潜藏进大脑。
也许缺乏实践,也许缺乏知识的“固着点”,不能吸收,就先放下。接受最关键的是咨询师的望闻问切的功夫,做人,建立与咨询者之间关系的功夫。其他什么婚姻也好,亲子也好,这些具体化的咨询问题都不重要。那都是留给自己在今后案例中继续学习的。就算现在听了不用,很快也会忘记。而咨询师处理咨询的规范职业习惯,我以为是关键中的关键。
当知识与思考模式,两者摆在面前。我一定选择后者,因为他能教会我最终摆脱督导学会连督导都不会的知识。就等于我获得全部。
所以,当给学员回邮件的时候说。咨询开始可以就事论事,但目标不可就事论事。要放下事情本身,要分享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新的生活理念和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