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质疑走向质疑-谈心态

(2007-04-27 10:50:58)
分类: 杂论
    应该感谢网易论坛,我第一次在网络上以咨询师身份答疑;应该感谢北京青年报,我第一次在平面媒体发表第一篇心理文章;应该感谢同学政政,介绍给我第一个收费咨询者;应该感谢首都生活电台的孙岩主持,我上了电台直播......第一次上讲台、第一个成功的神经症患者、第一个职业压力咨客、第一个私营老板咨客......
 
    虽然有的已发生在几年前,有的就发生在昨天。我是个幸运儿,踏上咨询行业今年才第三个年头。却体验了很多早早到来的机遇,这样的我,不免会很难尽善尽美,所以质疑是肯定应该有的。
 
    前天,网易论坛的几个老朋友专门开贴,发贴人再一次表示质疑。不经意间被我看见了。想起最早论坛公益答疑,我用一腔热血换来质疑声不断,当时自己承受着莫大的压力,毕竟资历不够,经验不丰富的我,被几个网友追着屁股后头,不骂死誓不罢休。网易管理人员都奇怪,问我得罪谁了?我说自己刚从业不久,名气没有,认识我的除了同学就是为数有限的咨询者了。
 
    很快这件事情就满两年了。一个网友再次提起往事,说到现在的我。篇幅很长,很客气,但隐藏着强烈的质疑让任何人都能深深体会到,我又何尝感知不到呢?
 
    离开网易论坛至今,应该说我有几分逃避,有几分无奈。不愿意再想起,过早让我承载渴望成功咨询师的打击。但几天前,当我再次面对质疑贴(还有另一个骂我的留言)。我不再删除、不再火冒三丈。
 
    他说我借助博客宣传自己。嗯,有道理,博客是我的宣传阵地之一,但不是全部。说我写的文章像白话文,不够理论化。更有道理,我写的文章是给百姓看,我的风格适合发表在像北青报这样的大众传媒,而不适合专业化的学术刊物;说我敢讲座上课挺能忽悠,真是胆大。
 
    呵呵,这个我需要解释一下了。由于我是后来修的心理学,不敢跟学院派的咨询师和老师们比学术。但我对于自己的咨询是有信心的,而且有些感悟我已经在教学中外化出来,传授给初级咨询师或学生们,收到较好的效果。也许要借博客解释,我的课程全部为咨询实战分享,不涉及过多理论。基本来自我的个人总结,个人案例体会,个人的人生体会。这种课程理论性是有限的,暂时理论课程不适合我。
 
   絮絮叨叨又在这里说了很多,其实真想说的还是感谢跟质疑贴的几个老朋友。他们的网名太熟悉了,因为他们其中也有过质疑我的。但是,他们的贴用新眼光在解读现在的我。话都说的很实在,没有标榜我什么,但在对于发贴人的做法提出质疑。我把我这两年的经历和感受整理一下,作了回应。就是陈述实时,心里虽有点不平,但我想那是缺乏沟通的必然。既然有人开主贴,就好好把握机会展现给大家。
 
   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和淡泊,在写贴的时候我甚至忘记了开始想反击一下那个质疑者的初衷。昨天,又有老朋友跟进回帖,是对我的认同。一个曾经质疑过我的朋友,竟然用发“纸条”来支持我。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开心。大家宽容地对待我过去的张狂与自视清高,甚至粗暴地以以暴制暴的反击方式回敬他们的过去的我。
 
   已经不止一个人或网友都提到了,质疑者是非常了解过去我的人但不了解现在的我。他也不愿意用成长的眼光看我,甚至他自己可能也还停留在原本我起步的地方不能动弹。我想对质疑者说,也许你和我一样,那我就称呼你为同学吧!中国今天的咨询师其实很缺乏,望你能早日归队,大家一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