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电视媒体与心理咨询师

(2007-02-15 18:34:01)
分类: 杂论
  昨天,接到同学的提醒,说他上节目了,邀请我看看。昨晚和今天,我很认真地看了两遍。说实话,第一次没感觉,太快。因为节目的论题我不甚了解,所以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个角色的发挥,我没搞明白;今天再次重看,感觉同学的表现确实不错,真的,是一个好朋友,我绝对直言不讳,不怕他生气,呵呵。心理分析的思路是正确的,他的直觉与敏感也是准的,结论与回答更是没什么挑剔可言。
 
  我短信发过去说,“发挥很好。”“...丢死人了...”我知道人家是谦虚。但我想,丢人的恐怕是这档节目几个所谓的嘉宾。一个某大学的教授,一个什么名人,我不认识,还一个体验者。主持人是串节目的,他的观点不重要,不去理会。
 
  几个嘉宾表现的既刻薄又咄咄逼人。同学俨然被淹没在他们飞溅的吐沫中。我联想到其他档雷同的节目大多也是。咨询师如果没有独立说话的时间,大多他们不愿意抢话,所以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们太默默无闻了。我想,这是我们的风格吧,那些文人给人的感觉太强势,太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对方了,甚至是观众--强奸你的观点,呵呵
 
  不过,这档节目有个进步。单独为当事人与咨询师两人,预留了交谈时间。真是一大进步。在我看到其他谈话类心理节目,大多是当事人与主持人甚至嘉宾在说话,而最后抛给咨询师来下定论。这是不科学的,咨询师没有办法在别人的交谈中建立自己的印象体系,自然得出的结论很有可能就是牵强附会。
 
  另外,很多节目卷进去趣味性的“心理测验”来愚弄观众和当事人,其实很可笑。那些心理测验大多都能随处找到,客观性不说。单说一个考题就能算出什么,还要咨询师干吗?若是一个咨询师,只要上镜,就出题,在那里耍宝,莫把大家都当成了傻瓜。媒体就是找一个咨询师身份的人来念念题而已,其实任何人都做得来.......媒体呀,少点轻浮多点踏实该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