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想写很久了。在经历的平常小事中,我慢慢感觉到,现在要想交到一个朋友很难,尤其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好朋友。我的感觉是,每天我会见到很多有可能做朋友的人,请注意,必须申明这里面不包括我的咨询者,呵呵,别想歪了。但是,当今社会,见面人虽多,但深入者甚难。交朋友的周期被大大延长。
不想在这里来探讨这个社会性的问题。我以为如果我看到的一个现实,首先不是去批驳,而是要去适应或是应对。因为,你在社会面前,个体永远是渺小的,至少我是这样想的。所以,当我发现,自己可能曾经认为可以交的朋友,最终还是消失了,甚至就是悄悄地消失了,一点痛心,一点惋惜。但是,还有一种,是自己把对方从准朋友的“名单”中划掉,根据什么,就是看他如何对待他的“敌人”这条。
这个说法不很确切,我来具体化。比如,我们认识一个人,从相识到相知,吸引你的大多是他身上的闪光点,那么耀眼。但是,你不要急于下任何定论。因为,你还未曾看到他的另一面。你看到的,被吸引的也是别人看到的。要想办法看到他的另一面,一定有,每个人都有另一面。你喜欢的是他的微笑、一个有礼貌的举止、一个取悦你的行为。但是,那都是意识加工过的,带有浓重的“社会性”掩饰。
现在,“掩饰”也会打动我,但我还会不踏实。想看看他怒的时候,想看看他对不喜欢的人或事的做法。那些,往往会流露出无意识的东西。因为,当一个人受到了自认为的“伤害”。首先的反应是“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就很值得研究。因为,那是一种应变,就少了很多掩饰,就多了一份真实。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叛徒会叛变本家,一定也会叛变新东家,所以没人信得过他。就如同一个人怎么对待她不喜欢的人,如果你跟他发生了争执,他也会用类似的方式对待你...天哪,这个推论,有时候让我毛骨悚然。因为当一个人把你当朋友,在你面前毫无掩饰地在报复他的“仇人”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我相信,你估计跟我也一样,如果你认同他的做法,那么你俩是一路人;如果你觉得不能接受,那么你有必要思考一下,你们的价值观有某种冲突。
这个冲突会带到你们未来的“冲突”中来的。由此联想,看看自己深交的朋友们,大多是拌嘴后又找回来的,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就像夫妻一样,一拌嘴就离婚的人,迟早离婚;拌嘴不断,还能够和好如初,这样的夫妻是良性的、持久的、终身的。因为他们知道,拌嘴的结果也不至于离婚。那些不敢拌嘴或一拌嘴就伤筋动骨的就远不及他们了。
我那些从日本玩后回来的朋友们大多说了一句话,“他们的服务态度那是真好,鞠躬微笑,但就是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你发现没有,当我们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时,会有一种自然的不安全感,因为人哪有没缺点的。要不然就是她不暴露给你,要不然就是自己功力不够无法看透。你说这两种,哪个你能踏实呢?
所以,交朋友,不是做服务业。当看到一个人总是那么完美,也许我只能选择逃跑,回家修炼去了,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