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心理咨询的缘故和很多女性咨询者交谈。在她们中,我有些共同的感觉。这里仅举其中一个:母性特质深化。首先我想说,我尊重每一个咨询者,而且我带着认同与理解的心态去努力接纳她。所以,这里的归类仅作为教学分析总结,不存在任何个人偏见。
女性的特有生理及成长与东方文化教育,使中国的女性对于家庭还有自己的定位更倾向于管理家务、相夫教子。尤其30岁以后的女性,通常在工作与家庭两者比较后,会更多选择后者。那么,他比男人在婚姻、孩子、家庭方面投注的精力多一分,这方面对于心理的影响就会大一分。同时,也由于男人对于女性的定位持家、教子。所以,这与男人的价值观也有原因。
说了以上这么多,无外乎我想得出一个推论。女性的母性气质除了与生俱来,更多是被社会、人文,周边的人们所建立。人的精力就像信仰一样,一定有个投注,如果不像男人拼搏在工作,那就很有可能投注在后代上或者是老公上。所以,男人的心理大多来自外或工作或工作关系。而女人的压力大多来自内,或老公或孩子再或婆媳。
所以,那些母性特质深化的人,他们的获益与损益是相当的。获益的同时,一旦受阻,损益愈多。那么,她们往往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孩子健康,老公卓越。有句话说得好,“人前教子,人后教夫”。所谓人后教夫,就是不要把老公当孩子,动不动就劈头盖脸,当孩子训。
男人们,大多比女人更爱面子,尤其人前。如果,你一定要深化母性气质,在外人面前把老公当儿子看待。那么,老公就会“退缩”或者“逃跑”。逃跑就没有下文了,就是离婚;而退缩,就很值得研究,很有意思。若是那个家庭正好不巧,一个强势的母性,一个弱小的男人。这种家庭互动中,动力将发生偏移。母性的伟大,在于她的指挥和教导。弱小的内心,就会被这种力量所控制。男人变成了窝囊的人,成了不成气候的人,而且越说越不成气候。
以前我以为这种情况只在孩子身上有效,原来对于任何柔弱的内心,不管年龄多大,都会受到“诅咒”。伟大的,强势的母性如果压制一个幼小心灵,那么他就会由此而获益,而免于承担责任。不管他是孩子、不争气的老公还是似顽童的老翁。语言就像魔咒,让他们停滞在那个年龄。
也许,这就是爱的代价。也许,这样才能让强势的母性得以发挥而她本人恰恰需要这些。我不是诋毁伟大的母性,这里也许用得不恰当,但搜刮肚肠实在找不到更准确的词汇,所以褒词贬用,得罪女性朋友们了,别骂我,呵呵!
一个爱面子的老公,希望得到老婆的默默关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与鼓励。他也许是孩子,但只要细心浇灌,慢慢施肥,同样会茁壮成长。改变老公,我想不可避免这种思维,但我们把脚步放慢点,给老工喘息的余地,他们会发挥得更好的。相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