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去年底,自己写了一篇关于督导如何收费的问题。这几天,其实已经在为几个博友作案例督导,却甘心免费做,而心不乱。想想自己的转变,无疑我是被博友的热情所感化
博友:川妹子(以下简称川川)
川川,在四川某大学读在职心理专业。自从我加入了某个博客群后,一直受到她的关注,并且通过QQ的方式进行过几次交谈,最后通话。论年龄与我相当,论人生阅历比我丰富。在看到她文字案例的时候,我心里喜悦。这是她的幼年经历帮助了她,还有她的母亲角色成全了这个案例的成功。虽然昨天,第一次完整看她的案例。但是对于川,我早就有些了解。大致也猜到咨询中可能会有的小问题。
我跟她一点不谦虚地讲,你的咨询中的指导倾向,我两个月前刚刚克服。她恍然。我说没什么,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就好比在进行个别化学习,只要自己努力可以提前毕业,如果恰好是自己的弱项推迟毕业也没什么丢脸的。我本来,现在依旧是个老师。所以,我的指导倾向很严重。但是,我曾经也不以为然,是因为我没有领会。但随着自己从真正意识问题,到开始调整尝试,自己走过很长的弯路。因为没人指导,只能靠自己悟。
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弱项,这不奇怪,也用不着觉得太不起头。关键在自我意识。我从我的经历中,我告诉她,你的指导虽然不是你的本意,但,是你的需要。一个咨询师咨询的时候需要勇气和信心。而指导可以最快获得补偿。当你有一天,不再需要她的时候,就把他甩了
你也许刚上路就能体会到自己的指导,这是多宝贵的财富。你在跟我抢时间,我也会有危机感,因为你的悟性。呵呵,不过,有些东西我有自信,我的长项你未必有。所以我可以做你的督导,哪怕是暂时的也好.
虽然一直国内在倡导“朋辈督导”,但是做到很难。中国的思维是,你必须足够权威,我才会相信你的。否则,还不知道谁强呢!所以,说者不敢说,听者未见得听得进。有时候,我也感到过孤独。所以,我想,也许川也有,很多入门者都有,刚才一个同行加了我的Q。也说要向我学习,我说互相学习
真的,“向你学习”,中国人把它当客套话。但我以为什么时候,把它落实到实际就是成长。“互相学习”,也是我的客套回复,我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就这么说,可真是很假,什么时候,我能真的坐定下来,跟人家虚心求教,那就是我的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