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天晚上,我作完一位我的老咨询者(已经做过15小时的咨询者)。我意识到,这个现象很普遍,于是耐不住,就要书写出来。
如果出个半截句“结婚后我除了老公是否还可以有...”,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我知道,结婚后的生活,一定不能只有老公。那么还可以有些什么?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独处时间、自己的好朋友等等属于自己的生活。能让自己开心的生活。
为什么要这么写,媒体发表的很多文章在倡导一种“婚后大同的生活模式”。甚至在很多媒体我看到的心理文章,也大多在宣扬婚后要与对方“知无不言”。有一种现代人的规律,好像心理话唯有找自己的伴侣分享。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站出来说,怎么难道你让我把心理话跟外人分享不成?
对了!在我以为,婚姻中的配偶,可以做你的最忠实的听众,但不一定是唯一。当他太忙,偶尔无暇耐住性子听你倾诉的时候。你怎么办?你只能等待吗,唯有等待吗?女人和男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女人的倾诉欲望很强。男人通过打一场篮球就可以将压力与烦躁的心情释放掉。而女人很少想到参加运动来解决问题。
在接受我心理咨询的“女子大军”中,很多是憋闷难耐,无处倾诉的咨询者。她们或把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或因与老公关系恶化后,无处倾诉;还有些是将对与家庭的寄望转移到工作中,通过加班来摆脱不理想的婚姻关系。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变得只能对婚姻伴侣说心理话?也许是社会造成的,我不想在这里讨论。只想说,万一出现了家庭危机,你的救命稻草将会对你的打击很大。我也常鼓励我的爱人,多和自己的同性好友多来往。我也很坦然地告诉她,婚后不吵架那是神话。偶尔的冷战,有时候也在所难免。但是,你需要在这个时候不至于感到孤立无援。朋友暂时可以分担你的孤独,她们可以把你从思维的绝路中拽出来。这样就有更多的机会回归家庭。
通常,由于成长经历的不尽理想,有部分人往往在成人后遗留“二次成长”的需要。心理问题大多是由于不能多角度更完善地看待一个现象,而自己把自己变成了问题中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接受不同观点。而不同观点从哪里来?你身边的任何人都可以给予你。
如果这个问题不巧,恰是与你的婚姻对象共同酿造的。有可能给你提供多角度观点的人,我想就不要把希望更多寄托于对方。那剩下的除了自己,不能就只有自己吧?
注重面子,往往是很多女性告诉我不能跟朋友诉说心话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我想说,朋友分很多种,不是每个都能说心理话这个不假。但可以跟不同的朋友说不同你需要的话。如果你还没有能够分担你痛苦心声的除了老公的第二人,那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是不是该有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