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人物 |
推广达尔文理论命名数千物种,《自然界的艺术形式》影响“新艺术运动”
生物学家引领插画潮流
今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但是很少人知道,今年还是另一位杰出的演化生物学家海克尔的90周年祭日。说起人生的色彩丰富,海克尔丝毫不比达尔文逊色。仅以下两点就可以让海克尔被大书特书:第一,海克尔曾经因为“胚胎重演图”而被告上法庭;第二,海克尔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杰出艺术家。
1 一位真正的全才
1834年2月16日,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生于普鲁士的波茨坦。他成长于最后的“全才”年代,头衔多得吓人:杰出的生物学家、自然主义者、哲学家、医生和艺术教授;曾经发现、描述并命名了数以千计的新物种,绘制了包括当时所有生命形式的演化树;创造过几个在生物学上应用广泛的单词,包括门(Phylum)、种系发生学(phylogeny)、生态学(ecology)和原生动物(Protista)等。他还曾在德国推广达尔文的演化理论,并且发展了一直饱受争议的“胚胎重演论”。他发表的“纯艺术”作品包括超过100幅各类动物的彩色插图。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于19世纪末写了哲学著作《宇宙之谜》,使“世界谜团”(world riddle)成了英语固定词组,而另一本书《科学和教学中的自由》则支持达尔文理论。为了纪念这位杰出人物,在美国内华达州一座4090米高的山峰被命名为“海克尔峰”。新西兰也有一座海克尔峰,高2941米。第12323号小行星也被命名为“海克尔”。
海克尔还是世界上首位使用“一战”这个词的人。1914年,大战刚开始时,他为《印第安纳阿波利斯星报》撰文写道:“毫无疑问,这次‘欧洲大战’的起因和特征决定它将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这个词当时并未引起重视,这场战争一直被叫做“欧洲战争”或者“大战”。直到1931年,当又一场大战的阴影笼罩的时候,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一战”这个词。
2 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
海克尔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1852年,他在柏林等地学习医学并得到博士学位,获得了行医执照。海克尔一接触到痛苦的病人,就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做医生。于是他又在耶拿大学学了3年,拿到了动物学博士学位,并成为该校的比较解剖学教授。他在这个职位上干了47年,直到1909年退休。1859年到1866年之间,海克尔研究了很多无脊椎动物类型,其中包括放射虫、海绵、环节动物等等。其间,海克尔命名了数千个新物种。1866年,海克尔在英国肯特郡下村(Down House)见到了达尔文,此时《物种起源》已经发表了7年。这对海克尔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1906年,海克尔成立了一个叫“一元论同盟”的组织,宣扬他的哲学和政治信仰。这个组织一直持续到1933年,组织中出了很多人才,其中包括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奥斯瓦尔德(Wilhelm Ostwald)。1915年,妻子的去世给他带来很大打击,他变得非常虚弱,并于1919年离开了人世。
在照相术被普遍使用之前,绘画是生物学家的基本功,命名了数以千计物种的海克尔当然娴于此道。但海克尔的画远远不只是表情达意,他认为生物学在许多方面与艺术类似。自然界中的对称,尤其是放射虫的美丽形象对他的艺术天赋有很大的启发。不论是在他的学术著作中,还是在科普著作中都配有优美的插图,体现了生物绝顶的美丽。他的图画影响了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这个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式化的自然元素,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传统的装饰也充满了活力,像是从植物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当时很多顶尖艺术家比如大名鼎鼎的奥伯利·比亚兹莱也受到过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如今,海克尔的《形态学大纲》和《种系发生学》已经很少人提及了,但是他的插图汇总《自然界的艺术形式》(Art forms of Nature)却长销不衰,被世界各地的生物爱好者们珍藏。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1/29/B13/b13b29cb003.gif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1/29/B13/b13b29cb004.gif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1/29/B13/b13b29cb005.gif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1/29/B13/b13b29cb006.gif
海克尔笔下的龟鳖目、蜥蜴类、圆盘水母目和海葵类动物。
3 “胚胎重演”遭审判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1/29/B13/b13b29cb002.gif
海克尔笔下的“胚胎重演律”示意图。
艺术和科学的思维往往是矛盾的。海克尔在科学研究中确实有艺术家常有的毛病———武断。他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就说可以把生物学原理直接运用于社会学上面。他的学说中经常会出现种族主义观点,比如在《形态学大纲》中他说:“高等人与低等人之间的差别比低等人与高级动物之间的差别要大。”类似的观点后来被一些纳粹理论家利用了。
其实,海克尔并非严格的达尔文主义者,他还部分相信拉马克的理论,认为有些后天获得性征是能够遗传的,而这种理论明显缺乏证据。后来的科学家认为,用好听的话说海克尔的理论都缺乏依据,有些“霸王硬上弓”。事实上,他的观点对于当代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研究来说是错误的。
海克尔最具争议性的理论就是“胚胎重演”论。海克尔认为一种生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就是它祖先的谱系的重演。他的理论被认为是“强重演论”。还有一种“弱重演论”,认为生物胚胎发育只是继承了其祖先的胚胎发育形式。现在的科学家比较接受“弱重演论”,海克尔的“强重演论”被认为是过于简单化。
海克尔生前就曾经因为在示意图中故意修改了一些胚胎的形态而于1868年被耶拿大学的法庭审判,并且被五个教授认定犯有“伪造罪”。他承认,一小部分胚胎图是伪造的,但表示只是在缺乏证据的时候填补了“缺失的一环”。在审判中,海克尔承认他在素描中改变了原本的形态,但同时表示,“我应当受到指责,同时应当受到指责的还有数以百计的最好的观察家和生物学家。大多数的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图表都不是完全忠于自然的,多少都有修改和重建。”
在《物种起源》里,达尔文把“胚胎重演”作为演化论的重要证据之一。他认为,因为胚胎在发育中历经的形态不会被自然选择淘汰,所以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和祖先胚胎类似的形态。比如鳃对于哺乳动物来说没有用处,但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某个阶段仍然会出现鳃裂,这是哺乳动物是由鱼类演化而来的强大证据。
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我们在中学课本里看到的“胚胎重演图”是伪造的,其实达尔文主义根本没有证据。不过,那张“胚胎重演图”正是海克尔的作品。海克尔的“胚胎重演论”现在已经被认为是“过于简单化”的,但是达尔文学说的胚胎学证据并未因此被推倒。人类胎儿发育中会出现鱼一样的鳃弓是简单的事实,达尔文主义可以对这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用原本不是达尔文忠实信徒的海克尔的错误来反驳达尔文主义有点“驴唇不对马嘴”。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刘铮